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谓是精彩又刺激,继以淘宝、天猫、京东为代表的1.0时代之后,电商行业经历了以唯品会、聚美优品为代表的通过市场细分、制造差异化来精耕细作的2.0时代,和以小红书、云集为代表的社群电商的3.0时代,如今又开始进入全新的“后电商时代“。

而随着消费升级和电商服务质量的升级,加之互联网人口红利效应的减弱,传统电商的发展逐渐陷入僵局,头部电商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迈上了电商转型之路,存量市场下的“新零售”模式成为发展主旋律,以社交裂变、分享为主的社交电商愈演愈烈,迎来了“春天”。一场疫情催生的“隔离经济”,加上持续发酵的“私域流量”,更是直接将社交电商送上了2020年的风口。

前有阿里的“淘花”、“淘小铺”、京东的“芬香”等各大巨头加码布局,后有大批创业者入局抢滩,百家争鸣的社交电商格局已然形成,正迎来一个持续火爆的时代。

在这样的趋势下,商家如何才能把握社交电商的新机遇呢?

对此,趋势云新零售专家组认为,社交电商的变化,背后是消费场景的创新和用户的存量变化。想要抓取新增用户,促进销量转化,必须用社交电商思维重新理解“人、货、场”三个维度,构建品牌营销新思路。

“人”的变化:社交裂变向个人IP聚拢

传统电商是以“货”为中心,基于流量经济发展的模式,一般是通过搜索和购买流量广告来获客,流量成本越来越高。

社交电商模式则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分享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分享裂变,形成口碑效应,激发消费需求,让买家带动买家下单,获客成本更低。比较直接的做法是借助强大的社交电商分销体系,比如趋势云社交电商系统,通过线上拼团、秒杀、优惠券等多重裂变功能功能拓展线上销售优势,让利消费者。

而到了后电商时代,我们更加注重“人”的IP带货能力,人的社交属性被充分放大。品牌、产品、个人IP对销量的增长影响三分天下。因此,如何通过社交玩法,渗透到全职妈妈/团购群主/在校学生/自由职业者等群体,产生更直接的销售转化,是当下商家和平台方需要升入思考的商业考题。

“货”的变化:品牌效应向群体种草转变

如今,消费人群理念的多元化,消费者的喜好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后电商时代的消费习惯,落脚点在“社交”这个关键词,下单的决策,来自身边人的推荐,来自喜欢的红人推荐,来自某一场大型直播促销。各个平台的主播、各个小区的团长,正在疯狂瓜分线上店铺的流量。这时候会出现一种情况,你在天猫、拼多多砸下的天价广告费,很有可能也收效甚微。

想要在消费者的空间里匹配对的商品与体验,需要一套系统构建在线供应链,实现商品的“随处可得”。并且利用大数据缩短用户前期筛选时间,深度地刺激并锁定用户群,为之换来多元品类与价格优势,最终转化为终端消费率,使得解决商品滞销问题的同时,做到引流、留存、转化、裂变,打造完整营销闭环。

“场”的变化:线下门店和线上网店双导流

线下的门店不再承担销售的重任,而是学会与消费者“social”,它应该是服务消费者的一个体验站。

这里的线上网店,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淘宝店,它可能是一个微信小程序,可能只是个微信群,把人脉聚集在你的“网络”之中。

每个到店体验的用户,都可以通过添加微信,将互动和交易的场景延伸到线上,将店面得到的流量通过微信群留住,在微信群里与顾客建立强社交关系,建立消费的概念,迭代更新探究性用户新体验,形成更大的黏性,促进新的消费形态。

电商时代已经迭代,社交电商也从之前野蛮式生长到现今成熟稳定的阶段,商家只有考虑转型和创新,拥有自己的社交电商营销模式,才能获得口碑和流量上的双丰收,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