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文化,自古就是华夏文明的传统。避讳规则,讲究“尊者讳,亲者讳,长者讳”。作为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自然是避讳的重点对象,天下的臣民在说话、写字的时候,如果遇到了皇帝的忌讳,则要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而要用其他文字代替。

避讳皇帝的要求,在唐、宋、明最为严格,清朝前期也为此而兴文字狱,但从清中期起要求逐渐放松。皇帝名字的避讳,方式有几种。

其中之一就是要彻底避开皇帝姓名中的同音字,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中就出现了「世」字,而唐太宗的名字中出现了「人」字,这种避讳最为严格。

二是仅避开皇帝名号中的特定子,以同音字代替,这种要求比较宽松。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连皇帝名里的字都不用避讳,用到时只需“缺笔”,即用到那个字时少写一笔,便不算犯忌。

清廷入关前,前三位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顺治皇帝福临,他们的名字都是满语译名,不存在避讳的问题。

听说清军入关之初,有人建议对顺治皇帝的名字“福临”避讳,但“福”字在中国的使用实在太广泛,所以顺治曾下过诏书,说“不能为朕一人,使天下之人无福。”因而并未采纳这个意见。

清初避讳皇帝名,始于康熙皇帝玄烨。清代的避讳,沿袭了前朝的避讳做法,即用与皇帝姓名相近的字改避。"玄"字改为"避"字,"烨"字改为"熠"。但碰到带有“玄”字。

至雍乾时期,民间避讳皇帝的习俗与康熙时期大致相同。但是雍正一朝,雍正对于避讳这个事情特别敏感。

雍正的名字叫胤禛。首先下诏,请所有胤字辈的兄弟们改朝换代,民间避讳胤字,把“胤”字改为“祯”字。原来,雍正的亲兄弟叫胤祯,雍正将他改名为胤禩,夺去了祯字。很明显,由清代对于避讳皇名的规定,始于嘉庆年间。尽管此时的避讳规则仍然和以前一样,但皇帝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用生僻字做名字。

这个便民举措,是乾隆皇帝想出来的。这一年,乾隆禅位给嘉庆,将其名“永琰”改为“颙琰”,并规定孙辈“绵”字辈在继承统绪的同时,也将“绵”改为“旻”。所以后来道光即位,便改称“旻宁”。

并且在道光即位后,又进一步简化了民间避讳的规定,提出“避讳二字”。所谓「二名不偏讳」,即皇帝的名字只避后一个字,前面的字不避后。

所以,道光驾崩后传给咸丰皇帝,其中,就是在其前头这个“奕”字,民间可随意使用,不必考虑避讳的问题。再有一句话,也不用避讳,只用缺笔。

如此一来,从那以后,经同治皇帝载淳、光绪两朝,由于“载”字不避,“湉”字也不常用,所以到清末以后避帝之名几乎都是形同虚设。此外,伴随着晚清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剧,清廷对国家的控制力越来越弱,所以再到后来,中国传承几千年的国讳文化,也逐渐趋于消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