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肯德基、星巴克、喜茶、雀巢、必胜客等多家餐饮品牌纷纷入局人造肉,头部品牌纷纷动作,难道人造肉将成为下一个餐饮行业风口?让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

巨头纷纷在行动

4月20日,肯德基分别在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三家指定门店公测,限量推出人造肉产品——植培黄金鸡块,仅需1.99元就可购得5块;肯德基还发起#肯德基新能源#话题,以“绿色新风潮”为宣传点。6月3日,肯德基再推出新品——植培牛肉芝士汉堡,单价为32元,此次公测在上海、杭州、北京及成都的五家指定门店进行,并且邀请了演员朱一龙为其代言推广。

4月21日,星巴克宣布推出全新植物肉产品,包括千层面、意面、卷饼等,售价在59—69元间;星巴克将此植物肉新品作为“星善食主义”系列推出,并邀请歌手李宇春作为代言人,宣传上标榜为100%高蛋白的健康膳食,“对自己好一点,对地球好一点”。

5月18日,喜茶与国内人造肉品牌星期零联合推出未来肉芝士堡,汉堡单价为25元,仅在有烤箱的门店限量售出;喜茶宣称,该汉堡内每100克植物肉的热量仅为真牛肉的51%,“纯素,低卡充能,热量减半”。

将三家首发上新后一周的新品话题热度进行比较发现,星巴克的话题热度明显高于其他两家,且肯德基的热度较高于喜茶。相比于已将人造肉新品完全投入市场,并邀请了代言人造势的星巴克,仅限量提供的肯德基与喜茶新品热度自是难敌,而肯德基因其1.9元5块的活动价,比喜茶吸引了更多网友的注意。而肯德基二次投入的植培牛肉芝士汉堡,因有了朱一龙的代言助力,话题热度大幅上升。

是爱是恨还是无动于衷?

对于人造肉产品的推出,网络情绪以正面为主,占64%,中立情绪占27%,负面情绪为9%,那影响网友态度的因素是什么呢?

①吃正经肉不好吗?

人造肉这一产品的首要概念应是——“肉的替代品”,也就是尝起来要像肉,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人造肉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特别好。部分网友反应其在口感和真肉存在一定差别,部分产品在味道上还会尝出些大豆的味道,这便让人造肉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了。

除了口感和味道外,因人造肉目前在生产链上还不够完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其他动物肉类,故其售价上自然也不占优势。星巴克的人造肉新品售价,高出店中其他简餐20-30元;肯德基的香辣鸡腿堡单价为18.5元,而它的植培牛肉芝士汉堡与喜茶的未来肉芝士堡单价分别为32元、25元,有网友表示:“这价格,我直接买肉吃不香吗?”可见偏高的价格可能阻碍消费者对人造肉产品的选择。

②健康健康还是要健康

睡着生活水平的逐渐,大众对食品的要求逐渐转变,从饱腹到好吃再到现在的健康,回望前文提到的各餐饮品牌提出的人造肉宣传语,其相比真肉所具备的“健康”、“绿色”特点,恰迎合了餐饮市场这一新趋势。

新猪肉企业Omnipork创始人曾说:“和真猪肉相比,人造肉无抗生素、无激素、零胆固醇,而且饱和脂肪低86%,热量低66%。”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晓泉也表示,从蛋白质含量这一食品价值维度来看,跟动物肉蛋白的营养几乎等效,虽动物肉的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会更丰富些。从健康营养的角度,人造肉确实会合乎部分注重健康和减肥人士的寻求,对素食主义者来说也是一个福音。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锐认为,植物蛋白肉原料资源丰富,且处于食物链上游,有利于解决传统肉制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动物保护问题,符合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Beyond Meat创始人Ethan Brown宣称过:“人造肉可以减少90%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解决气候变化、动物福利、自然资源及人类健康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人类自身转向地球环境,保护环境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人造肉的“绿色”概念也其打入消费市场,培养消费群体的一柄利剑。

资本看好是风口还是黑洞

通过热词图来看,除网友对人造肉消费本身的关注外,“指数”、“板块”、“未来”等关键词也体现出经纪人对这一新市场的宏观经济态势的关注。

据网络公开信息,受“人造肉概念股”影响,今年天宝食品、大北农等公司股票大涨。

2019年7月,国内人造肉公司珍肉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2020年3月,人造肉初创公司星期零完成千万元融资;5月20日,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罗士德宣布,将在天津投建雀巢在亚洲的首条植物基产品生产线以及配套的原料周转仓和冷冻周转仓,投资总额超7亿人民币。

企业查查数据显示,自2019年来,国内人造肉企业迅速增加,目前总数已超2000 家。

尽管人造肉在中国的市场尚不明朗,但闻风而动的投资力量,都显示出商业资本对人造肉市场前景的看好,和各大企业对这一新方向的布局决心。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中国的人造肉市场和生产规范标准等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随着雀巢等品牌在中国布局植物基生产线,各品牌企业在消费端尝试探索,未来整个人造肉产业链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对于人造肉市场的发展方向,银杏财经预测,人造肉大概率会朝快消品方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以替代肉方式面向消费者,根据快消品行业特点看,各大巨头最终比拼的是风味与品牌。

参考我国2019年猪、牛、羊、禽肉7649万吨的高消费量,这也是众企业将人造肉市场视为一片新蓝海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它们能否真正的转化这片庞大的肉类市场至人造肉市场尚未可知。

不能否认人造肉确为行业发展的一道新趋势,但其最终会成为行业风口还是资本黑洞,还得继续看生产方与消费市场能否良好磨合,以有力之势破除固有消费习惯,让消费者接受这道新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