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暨南大学海洋海藻领域关键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建立国内首个南海大型海藻电子资源数据库……

从暨南大学获悉,该校王一飞教授团队的“大型海藻综合开发及应用”项目通过建立海藻多糖分离提取纯化生产技术,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建立了海藻多糖质控标准,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该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专家认为,项目成果属于海洋海藻领域关键性、创新性重大科技成果,技术总体达到了海藻行业中的国际先进水平。

建立国内首个南海大型海藻电子资源数据库

王一飞教授介绍,传统的海藻多糖热水提取方法高耗能、效率低、易破坏多糖活性结构且造成环境污染。“大型海藻综合开发及应用”创新建立了海藻麒麟菜多糖提取分离方法,首创了整合超声波提取、膜分离浓缩和高效非线性层析等产业化前沿技术于一个系统中,建立了稳定的提取工艺和海藻多糖质量标准,提取效率高,环保节能,实现了海藻多糖产业化与综合利用。以提取效率为例,热水提取时间需4小时,这种方法仅需30分钟,时间效率提升8倍。

据了解,该项目实现了多项科技创新。其中包括首次系统全面建立了海藻多糖活性评价体系,为海藻多糖产业的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针对我国南海海藻研究无数据间无对比性和参照性的问题,该项目团队还对南海60多种海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国内首个南海大型海藻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促国家级研究平台成立 孵化多家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该项目共发表论文5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制定企业标准10余项。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技术已在广东同德药业、广州赛莱拉生物、珠海联邦制药等多家公司落地应用,近三年实现新增销售额近25亿元,新增利润近5亿元。”王一飞教授告诉记者。

此外,该项目还推动成立了国家级研究平台2个,省部级平台3个,完成单位获批了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泛珠地区工业海洋功能活性菌株及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实验室、广东省海洋活性物质与海洋药物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南方海洋资源与医药健康研究院,显著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依托本项目,广东省内6个产学研平台完成共建,10余家企业孵化成功,其中富诺健康、赛莱拉、广东新维已完成上市。

信息来源:中新网;南方网等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2020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邀请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