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会自省,因为我有一颗猎奇的心,对很多事物怀有好奇。

人们常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于是科学家、心理学家们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实验。

比如有个叫“布鲁斯性别实验”的,有心理学家觉得性别是后天养成的。

碰巧一位母亲寻求他的帮助,她的小儿子因为手术失去了男性器官。

她希望心理学家能帮自己,不然儿子长大后没法接纳自己的残缺。

心理学家约翰·曼尼顺水推舟拿这个孩子做实验,从小给这个孩子打扮成女的,把名字也改成女性的名字,完全把他当女孩子养。

甚至长大后还让哥哥和弟弟做非人的事情,想刺激弟弟的心智,让他承认自己是女生这件事。

但男孩并没有向所有人的想象的发展,而是觉得自己就是男的。

他拒绝再见心理学家,如果母亲逼迫他,他就自杀。

母亲妥协,告诉了他真相。

后来他有了妻子,还领养了三个孩子。

可故事的结局是,哥哥没法接受弟弟的遭遇,选择了自杀。

不久后弟弟也选择了自杀,兄弟两双双毙命!

如果你觉得这个实验残忍而有趣,那么下面我要说的这部电影里,说的这个实验更是玄乎。

知道你们猜不到片名,所以直接告诉了。

这部电影就是《都市传说的诅咒》,而我重点是要和大家说里面的第三个故事——“我是谁”!

“诅咒”于2011年6月14号在日本开播,也叫《都市传说的恐怖》!

该片豆瓣评分是6.5分,看海报估计就能吓退一群观众,当然,包括我自身。

电影总片长都才44分钟,但在这样极短的时间里,导演居然说了三个故事!

前两个故事分别是“藤壶男”和“悟君”,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这里重点和大家分享“你是谁”的故事!

男助理笠井达哉受邀参加了一个实验,要在30天里,每天站在镜子面前,重复问自己10次“你是谁”!

刚开始他很轻松,甚至内心觉得很搞笑地对着镜子说了10遍“你是谁”!

前面三天他都挺正常,只是觉得有些无聊和无趣而已。

但到了第五天,无聊感加深,但多出了一些疲惫。

18天的时候他黑眼圈很重,脸色非常不好,蓬头垢面的,整个人都很没精神。

甚至实验的管理人询问他近况,他也不搭理,只是埋头吃泡面。

后来人们甚至发现他吃泡面的同时还开始吃泡面盒,整个人完全不受控。

第25天的时候他的状态更加不对劲,28天甚至变得诡异和恐怖。

实验最后一天,也就是第30天的时候,他失联了,联系上后他问了一句“你是谁”,然后彻底消失不见。

所幸实验期间都是有录像的,结果他们看录像,差点吓个半死。

录像里发现,笠井达哉重复对自己问“你是谁”的时候,他自己在抽动身子,可镜子里的那个自己却不会动。

甚至有时候他自己明显的眼神不对劲,比如眼白增多,拼命往上看。

有时甚至晕倒,镜子的那个自己眼神与他自身不一样。

表情诡异,与自己的行为不相符,甚至有时候对着镜子好像在寻找什么。

甚至出现他面向镜子,镜子里的人却是背对自己的场面,诡异,的确诡异!

最最诡异的还属最后一幕,大家做好准备, 我要放大招了~~·

电影到这差不多就结束了,我个人觉得是挺诡异的。

而电影里说到的这个实验,现实里其实是真实存在的,也有很多人挑战过。

实验的名字叫“格斯塔崩溃实验”,简答说就是,每天对着镜子说“你是谁”,重复10次,坚持30天,这个人会崩溃。

可能电影里的那么诡异,但或多或少会对实验者的心智产生影响。

比如注意力涣散、混乱等,甚至陷入癫狂状态。

这个实验源自于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的格式塔学派,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

也叫完形心理学,大家英语考试里的完形填空就来源于此。

其实看完电影的确有观众去自己体验了一番,有个学心理学的Up主就曾表示。

自己看完电影后尝试了9天后就不敢继续了,因为每次做完都会必须花时间催眠。

一遍遍心理暗示自己,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

但会发现继续试验这样的心理暗示并没用,9天试验后感觉镜子里的自己眼神有异样。

有一种镜子里的人说话时,自己没说的感觉。

就好像这些话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镜子里的人在问自己“你是谁”!

所以说到这,也是提醒大家,看过电影后别盲目去学去实验哦。

好了,那么大家对电影里的这个实验还有何想说的呢?一起来说说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