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901字 丨 阅读约需6分钟

1901年1月15日,78岁高龄的李鸿章拖着疲惫的身子,晃晃悠悠地在谈判桌旁坐下。

古稀之年的李鸿章已受风寒摧残已久,但他面目镇静而又严肃,静静等待“议和会议”的开始。倒是同行的奕劻,时不时瞥向李鸿章,一副急迫不安的样子。

或许李鸿章自己都不知道,此一行肩上背负的担子有多重。

李鸿章

一年前,也就是1900年初。蓄谋已久的八国联军,趁清朝上下动荡之际,肆无忌惮的入侵皇城。

慈禧太后作为清廷的最高统治者,一方面被迫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另一方面,她号令清廷百官举朝南下,只留下部分清兵守城

慈禧太后携光绪仓皇出逃,到达西安,此时北方已乱成一锅粥,局势一片混乱。清兵在慈禧到达西安之前就已溃败,皇城即将成为列强的居所。

慈禧太后

李鸿章与两广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事发之前就已上书,倡导东南互保。

即不遵从朝廷的宣战诏书,或者说是表面接受但实际并不出兵,以此为筹码争得与列强商议的时间。只此一计有可能保住东南半壁江山。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送达南方,要求南方各封疆大臣率兵北上,抵挡列强。

但枪声已响、炮火难挡,自保之计已再无可能。眼下只有举全军之力与之一战、或者开出一个让八国联军无法阻挡的条件,与之议和。

炮火声中吓破胆的慈禧太后,已然明白与之战已无胜算,只能讲和。

八国联军侵华

谁能代表清廷、谁又敢代表清廷、谁还敢出面议和呢?

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出面议和定要背上卖国贼的臭名,谁都怕余生在国民面前抬不起头。可是总要有人站出来,列强们狰狞的面孔已愈加恐怖。

再拖下去事情只会越来越糟,百姓们的境况也只会越来越糟。文武百官们你我面面相觑,这个锅谁都不敢轻易去背。

1900年6月,“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慈禧太后的一纸任命传达满朝上下。得知消息的李鸿章,可以说完全不感到意外。

一纸任命书之后,朝廷的电报一封接着一封,都是一个意思,催李鸿章迅速南上。

李鸿章深知此行险阻重重,在乘船达到上海后,以身体不适为由,停步观望起北方局势。

李鸿章与外国使臣

若总督此行北上,恐重陷马关之境,还望三思。”李鸿章的部下和家眷,都几次三番劝阻他不要继续北上:一是李鸿章已是古稀之年,身体抱恙;二是此行凶险异常,如若北上议和,恐怕又再现马关一事,要成替罪羊。

李鸿章何尝不知道眼下处境的凶险,扶着船栏的他望向乌云压境的海边,漫天的乌云实实地压在他那稍显薄弱的身襟,似乎要落日了

至7月30日,北方的局势已实在无法维继下去,列强叫嚣,百姓逃亡,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逃亡途中的慈禧再下数封电报,严词催促李鸿章北上。

8月15日,清朝国都沦陷,百官逃亡。10月11日,李鸿章达到北京。

马关条约签订

第一件事去拜见英、德两国的公使。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连小孩子都懂。李鸿章一路上走得晃晃悠悠,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到现在,仅有五年。

割让给日本的岛屿还未重新踏足,2亿两白银还重重地压在百姓身上,如今难道又要用自己的名字换来数亿两白银的耻辱吗?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在拜访完公使回家的途中,受了风寒,一病不起。

好不容易有人出面了,这下又病倒了。列强们急了眼,以拖延时间为计“漫天要价”的列强们,害怕清廷没人再出面来处理这个烂摊子。

为早日得手,一份满是天文数字的议和大纲草本,被列强们吵吵骂骂扔了出来。

古稀之年的李鸿章

列强们带着高昂的音调,读完了议和大纲。李鸿章直起身子来,和庆亲王奕劻在大纲上签了字。“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国人的声讨如期而至。

签了字,联军没有任何撤军的意思。列强们希望乘此机会,尽快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

李鸿章的手绢上咳出了血迹,发黑的。可是赔款的数额太大了,对国家来说无疑是难以偿还的。他还在思考,无论如何得想办法把数额降下来,哪怕只是降一点点也好

病榻之上的李鸿章,他已经没有力气与列强们争来争去了。他将身边的信臣聚到一起,要求他们把损失尽可能地降低。

从10亿白银的天文数字降到4亿5000万两,连本带息分39年还清。

辛丑条约签订

4亿5000万两,是对当时4亿5000万两国人所定的数额。“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李鸿章捂着胸口接受了这个侮辱。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在签字回来之后,病情加重。不久,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

李鸿章辞世的消息传来,慈禧太后的眼泪当场流了下来:“大局未定,若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不知她有没有想过,已是古稀之年的李鸿章,是否已经为这个破败腐朽的清政府分担的太多了。

条约上各国代表的签字

从1895年到1901年,从《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毅然决然地挑起了那个时代的重担。用一己之力填补起清廷留下的破漏,他也因此常被人戏称为晚清“糊裱匠”。

后来伊藤博文视他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称他是“再造玄黄”之人。

正所谓:一朝“糊裱匠”,百年李鸿章

点赞是鼓励,更是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