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百姓们享受到的福利多了起来。比如说在医疗上,只要我们缴纳了医疗保险,看病时就可以获得一笔报销,通常来说,报销的费用最高可在90%左右,就算是大病也能报销70-80%,大大减轻人们的医疗负担。

除了在医疗上的保障更多了,国家在养老上也十分重视,2020年已实现了“16连涨”,其工资的平均涨幅为5%,也就是说,那些职工老人领取的养老金更多,就算是物价上涨,大家的养老质量也不会降低,依旧可以保证饭碗里有肉吃。

今年本身就不是太容易,因一场疫情的缘故,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即便是这样,国家还在坚定不移地为百姓涨工资,很多人感慨生在中国真好。

凡事都有正反面,有一些退休人员却不是太高兴了,这是怎么回事?

1、退休金不高的人

尽管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人退休金五六千、七八千,比白领的工资还要高,但其实并不是每个人的退休金都能拿到这么高。

如果是事业单位、机关单位的退休老人,他们领取的钱普遍偏高一些。那些企业职工老人,可能工龄30年,到了退休后只领取了3000元的养老金。

还有一些人只上交了15年、以最低缴费档次缴纳的,可能起初只领取几百元,经过16年的连续增幅后,养老金才涨到2000多元。

那些低收入的养老人员,就算是涨幅5%,每个月也只是额外的增加100多元,退休金总体上调不是太高。反而,一个月5000元退休金,就算只涨了4%,也能增长200元每月。

正因如此,那些收入低的退休人员,自然是不开心。

2、退休金高的人

退休金超过5000元的话,他们就属于高退休养老人员,这些人的涨幅并不能达到5%,通常只有4%,领取的退休金越高,涨幅就越低,这些人自然不会太开心,认为自己亏大了。

其实这是国家为了缩减退休老人的收入差距,才会采取的“提低限高”方式。

3、病症缠身的人

有一些老人的年龄大,他们需要经常去往医院中治疗,尽管可享受一笔报销补助,自己所需要的花费还是比较大。

这些人希望能拿到更高的养老金,从而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保障,治病不用愁。

相比城镇退休职工的“16连涨”,农村老人却没有这样的待遇,如今的基础退休金也才88元,希望国家能重视这些人的养老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