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师的书法高论

临帖是学书法的不二法门。

继续临帖!俗语说,一生写字,半生临帖。啃下一个帖后,再啃别的,啃了楷书,再啃魏碑、汉隶。当然“啃”也包括读帖。见得多了,写得多了,变化就多了;变化多了,字的味道就出来了。

临贴要死临。贴上怎么写你就怎么写,把过去的自己“掏空”,把过去的书写坏习惯扔掉,比葫芦画瓢。每天挑选几个同偏旁的字反复临,写好了再写下几个字。当然,有些字需要变通,因为无论怎么写写出来都难看,所以古人才加以变通。

临帖要有耐心,做好持久临帖的打算和准备。据统计1万个小时的临帖时间保证,加上专心、细心、恒心才能有练成书法的可能。

写字要注意以下几点。

主笔要到位,要端正,整个字体要舒展。要注意字笔画的搭配,避让,轻重,走势。横折肩膀要直要顿,不要翘也不要滑,要自然;简繁不同篇;独体字注意框架的同时,要注意重心平稳;

我是按照文征明小楷六品练习的。刚开始一天按照顺序写十六个字。后来老师建议我找同一偏旁的字练。练到走之旁的时候,老师总说我写的不好,我也很困惑。不知道问题在哪里。那几天都有点崩溃了。老师说:“走之与主体不要挨太近,中间有空隙。”昨天看李少平老师点评的那个相逢的“逢”字,“捺不双出”,我不能理解意思,网上一查,意思明白了还是不会操作。接着请教了余老师,他说:“在一个字中出现两个捺笔,一个应该是反捺,不能都是平捺。老师进行了示范。走之上面是一点,下面写个⒊然后是平捺。如果上面是两点,下面就不能写成三啦。”

李老师还评价了两幅作品当中的“勤”、“孤”布白不好。我反复看,还是看不出来一点名堂,不理解。就又问余老师。他说:“白,就是空白;布,就是布置、安排;布白就是布置空白。也就是字中间该没字的地方不能有墨迹,字的笔画之间要有缝隙,要注意避让,不要连贯太紧。当然连贯不紧不是不连贯,还要注意字之间的顾盼。”老师接着说:“还有计白当黑,就是说把白也计算在字的中间了。这要看书写者会不会安排部署。看着白,没线条,没墨迹,其实与线条相互照应相互联系。总之,以后写字注意,宁可疏朗也不要让字挤挤掐掐,猥猥琐琐,抠抠掰掰的,要写得疏朗大方,这就是布白。”老师总能用生动的接地气的语言,把意思说得明明白白。

写到宝盖头的字时,“安”字怎么写怎么难看。余老师说:“安字很难写。宝盖头属于包括型的,里面的内容一般不能超出宝盖头。当然也有一些特殊字例外,“安”字就属于这一类。宝盖头要写小一点,要写窄一点,宝盖头左边一点要往外甩,不要内勾;女字一撇直接带宝盖头的点,那一斜竖要直要长,斜竖要注意角度,还要反复练习。字的重心稳当了,字就好看了。”

老师还告诫我说:“喜欢练书法,可以改变性格。有关调查显示,字写得好的人,做事认真刻苦,有精益求精的精神。练字未必能改变一个人,但可以确定让他更加沉稳,他是更加有毅力。”

听说我要整理他讲的书法理论给初学书法的学习,余老师特别嘱咐,给咱们内乡硬协指导的如李岱老师,李少平老师、王晓华老师,他们都是专业书法家,我只是在写写小说散文诗歌之外练练书法。对于书法,我其实是不敢冒充老师的。多听听他们的高见,多向他们请教。

过去我教学生写字要横平竖直,真正练习书法后远不是这么回事。是的,是这些老师还教会我:一篇之内,有几个同偏旁的字,要注意偏旁的变化。每一个笔画都要交代清楚。走之不出脚,要“一波三折”;还有线条、力度、布局、落款、格式等等等等。

您们都是大师。我进群晚,错过了马绍堂老师、傅波老师、孙巍老师几位大师的指导。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有老师们指导着前行比我们自己摸爬滚打来得高效的多。

真的非常感谢余泽沛老师的指导,也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习作的点评。就像写作业一样,错了,我们知道哪里错了;偏了,我们知道哪里偏了。心中有方向,练习就有目标,前行速度就快。

感谢所有老师,也感谢一路同行的写者。每一个清晨不辜负,每一个黄昏不虚度。加油!

作者庞新菊老师是内乡县实验初中教师!

下面是余泽沛老师在第九期白居易《咏南阳》诗词书写的例字示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