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熒屏上的經典形象,都是一個時代的專屬記憶。直到多年後,也依然會讓人念念不忘。

比如30年代的阮玲玉,40年代的周璇,都是一代人的回憶。但是如果要問五六十年代的經典女神形象是誰,如果不是經歷過那個年代,我想很少有人會脫口而出。

當時的電影電視尚未大規模普及,相比70年代的林青霞,80年代的劉曉慶、鞏俐,90年代的王祖賢、李若彤,五六十年代熒幕上的美人,甚少有人記得。

但是確實有一個人,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是青年人心中的偶像,她所塑造的熒幕形象在當時非常深入人心。

她就是《五朵金花》中的女主角金花的扮演者—楊麗坤。如果你經歷過那個年代,一定會想起她初次出現在熒幕上時所給世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楊麗坤

有一位和楊麗坤同時期的老演員回憶起往事時,曾說“楊麗坤那時候的美是壓倒一切的,她的出現令很多演員覺得自己的光彩沒有了”。

的確,楊麗坤的美是專屬於那個時代的,她所塑造的熒幕形象也是獨一無二的,楊麗坤一生只演過兩部電影,均是經典之作,一部是《五朵金花》,另一部是《阿詩瑪》。楊麗坤在影片中演繹出了少數民族少女的純潔、善良與美麗,經典形象至今也無法超越與複製。

《五朵金花》講述的是大理白族青年人的愛情故事,這部電影讓楊麗坤一夜成名,她還憑藉此片獲得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另一部經典電影《阿詩瑪》,講述的是雲南彝族青年人的愛情故事。但是與《五朵金花》不同,阿詩瑪這部經典電影卻在上映之路上一路坎坷,甚至直接影響了楊麗坤的人生。我會在下文中講述這個事情。

五朵金花劇照中的

楊麗坤的人生經歷非常坎坷,她於1942年出生在雲南普洱市寧洱縣磨黑鎮的一個彝族家庭,在她五歲那年,母親因勞累過度不幸撒手人寰,母親的離世對楊麗坤的打擊是巨大的,本是需要母愛的年紀,卻偏偏承擔了喪母的痛楚。

1954年是楊麗坤生命的轉折點,當時二姐帶着楊麗坤去雲南歌舞劇院看歌劇表演時,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伯樂,這個人就是時任雲南省歌舞團的團長胡宗林。胡宗林覺得她長相靚麗,是個演員的好苗子。於是,胡宗林就把楊麗坤招進了歌舞劇團當學員,當時的楊麗坤才12歲,是團裏年齡最小的演員。

楊麗坤格外珍惜這個機會,她刻苦努力的練習舞蹈,不久她表演的《春江花月夜》,受到廣大人民羣衆的喜愛和追捧。此外,她出國到緬甸聯邦表演時,還受到緬甸總理吳奴的歡迎。當時人們贊她:“好像一枝冰清玉潔,素心芳菲的芭蘭。”

正當她的事業冉冉升起的時候,命運似乎有意和她開玩笑。沒過多久,楊麗坤的二姐夫和二姐被打成右派,楊麗坤受到牽連,她瞬間從歌舞團的領舞變成了拖地、打水、擦窗戶的打雜。

雖然遭遇坎坷,但是更大的機遇也在等待着她。

1959年,因機緣巧合,楊麗坤出演了人生的第一部電影《五朵金花》,爲何說是機緣巧合,因爲這部電影就像爲她量身定做的,而且一直在等待着她出演。

爲了拍攝這部電影,當時導演王家乙到雲南來選演員,但是卻始終找不到金花的扮演者,他看了很多女演員,也都沒有合適的。正當王家乙爲此感到頭疼時,偶然間,他看到了正在擦窗戶的楊麗坤,楊麗坤無意間的回眸一笑深深的吸引了王家乙,王家乙導演立刻說道:“就是她了,就是她了!”當時楊麗坤才年僅17歲。

所以這件事情也充分說明了,如果人生低落時也不要自暴自棄,就算擦窗戶也要樂觀向上,說不上什麼時候,上帝就會開另一扇窗。

爲了塑造好金花的形象,楊麗坤反覆揣摩劇本,她整日與大理白族羣衆生活勞動在一起,瞭解當地的風俗民情。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終於她塑造出了“金花”這個無可替代的經典角色。

筆者雖然沒有經歷過當時的年代,更沒有看到《五朵金花》的首映,但是當我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時,這部電影所展現的風土人情,以及當時的年代對愛情的理解與追求,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楊麗坤扮演的金花,所展現出的美,讓人難忘。

這部電影的成功也給楊麗坤帶來了巨大殊榮,她榮獲了“最佳女演員銀鷹獎”,同時,《五朵金花》先後在46個國家和地域放映,一時間創下當時中國電影在國外發行的最高紀錄,就連埃及總統納塞爾都點名邀請楊麗坤前往埃及領取大獎。

楊麗坤也成爲當時家喻戶曉的年輕演員。雖然已經小有名氣,但是楊麗坤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大。而是繼續回到雲南歌舞劇團擔任舞蹈演員,她仍然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練習舞蹈。

五年後,也就是1964年,楊麗坤又出演了人生的第二部電影《阿詩瑪》,並在其中擔任女主角,當時年僅22歲的楊麗坤在劇中穿着少數民族的服裝,由她扮演的阿詩瑪瞬間美得不食人間煙火。

但是這部經典的電影卻在拍攝完成後,迎來了一路坎坷。

《阿詩瑪》講述的是美麗的姑娘阿詩瑪與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錢權勢,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

故事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在當時的年代,有人認爲這部電影宣揚愛情至上,充滿了資產階級情調。

在電影《阿詩瑪》拍完最後一個鏡頭後,楊麗坤就收到通知緊急趕回到了雲南歌舞團。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楊麗坤因出演影片《五朵金花》和《阿詩瑪》而被定爲“大毒草”, 她一時間成了衆矢之的靶子,驟然間從霞光雲端跌入到了黑暗痛苦的深淵。

這期間,楊麗坤經歷了殘酷的折磨,23歲時,在殘酷的折磨下,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因爲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療,病情也日益加重。

幸運的是,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又會給你開一扇窗。楊麗坤在後半生遇到了一位深愛她的男人,這個人就是她日後的丈夫唐鳳樓。

唐鳳樓是上海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的高材生,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廣東韶關市的凡口鋁鋅礦當採石工,工作過程中,他的朋友將楊麗坤介紹給了他,還談起了楊麗坤受迫害的經過,唐鳳樓對楊麗坤充滿了同情。

1971年,唐鳳樓第一次見到了楊麗坤,但是初次見面,唐鳳樓卻對楊麗坤的樣貌略有失望。他後期回憶說道:“當時,她臉色灰黃、目光呆滯,因爲長期使用藥物,人也比以前胖,幾無形體可言,根本無法讓人將她與美麗這個詞聯繫到一塊”。

兩人在交談過程中,楊麗坤爲人的誠懇和善良深深地打動了唐鳳樓的內心。於是,兩人互通了一年的書信。1973年,31歲的楊麗坤與唐鳳樓在上海徐家彙路345號的唐家舉行了簡單的婚禮。此後的餘生,楊麗坤再未回到故鄉。

婚後,對於楊麗坤來說,她最大的磨難還是並未治癒的精神分裂症。但是好在唐鳳樓始終對她不離不棄,並精心照顧着楊麗坤的生活。

關於與楊麗坤的婚姻,唐鳳樓後期回憶道:“我做最壞的打算,和她在一起後,放在我面前的不是浪漫,就是怎樣生活......她是我妻子,我是她丈夫,我不照顧她,誰照顧她?”

雖然生活不易,但是唐鳳樓始終承擔起丈夫的責任,他也從來沒有將楊麗坤視爲負擔。

1974年,楊麗坤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分別取名爲唐琰和唐韜。32歲的楊麗坤,終於當上了媽媽,體會到了爲人母的幸福和快樂。

而在名譽上,楊麗坤也終於迎來了轉機。1978年,《人民日報》刊登陳荒煤的文章《阿詩瑪,你在哪裏?》。楊麗坤的不幸遭遇,一時間引起了全國輿論的關注。之後《解放日報》和《文匯報》又登載了張曙、汪習麟的文章《阿詩瑪就在我們身邊》,楊麗坤再次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楊麗坤想不到,在十四年後,自己終於又回到了大衆視野之中,當人們瞭解到楊麗坤的遭遇後,很多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終於,在政府和社會人員的關心下,楊麗坤的冤情得到了平反。1979年,被封殺了整整15載的《阿詩瑪》重見天日,在全國各地公映。影片一經播放,就獲得了人民羣衆的認可。

只是,經過十五年的風風雨雨,曾經劇中的阿詩瑪,在現實中已風華不再。

2000年7月21日,楊麗坤在上海家中因病不幸去世,享年58歲。她的骨灰分別安葬在上海和昆明兩地。至此,闊別故鄉20餘年的楊麗坤重新踏上了雲南這片熱土。當天,雲南各界羣衆萬人泣別“阿詩瑪”,讓人感動淚目。

《五朵金花》與《阿詩瑪》都是時代的記憶,由楊麗坤扮演的金花與阿詩瑪形象更是成爲了雲南的象徵,楊麗坤雖然一生只參演過兩部影片,但她卻在中國億萬觀衆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成爲永不磨滅的經典。雖然她在中國電影史上只是短暫的劃過,但是卻成爲一個時代的標記。而她與丈夫唐鳳樓不離不棄、至死不渝的愛情,也讓人羨慕、敬佩。

參考資料:人民日報《阿詩瑪,你在哪裏?》

藝術生死《楊麗坤傳》 周培武 張長 編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