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轸《山水》
01:49来自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张轸,清代画家,字次微,号耕野,浙江嘉兴濮院人。擅山水、尤善写松,人称张松,书亦遒劲。师法北苑笔法,北苑即为五代画家董源,后人称之“董北苑”。

作者: 张轸 清代

名称:《山水》 绢本

尺寸:57×147cm

张轸身处南方,受到明末苏松、云间一派画风的影响。风格主要追随董其昌,用笔洗练、墨色清淡,讲究水晕墨章,古雅清韵,富有江南情致。他主张画山水,须得山川林木、楼观舟车、人物屋宇之势,做到取势布景,交错而不繁乱;景物布置,须自然合理;山石以淡笔勾出,然后落墨,景物大多较为简练,有时画烟岚云雾流动于层峦叠嶂、坡谷幽溪涧;并以斜径、溪桥、房屋、树木,掩映穿插。笔墨方面,或用浓、湿、浅、淡的墨色染出山峦向背,同时渍出浮动的白云;用笔方面多以“披麻皴”,画出山头苔点,疏林远树平远幽深。

名称:《山水》

款识:有意群麋鹿,无心狎白鸥。山中称宰相,不肯事王侯”。戊寅夏日法北苑笔,张轸。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馆馆藏张轸的绢本水墨《山水》,曾收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上题诗“有意群麋鹿,无心狎白鸥。山中称宰相,不肯事王侯。”戊寅夏日法北苑笔,张轸。此幅作品描绘出江南一带雨后云山景致。画面布局饱满,层次井然。山石树木、以湿笔勾勒浓墨点染。湿笔短皴,墨渖淋漓,水色江天,云雾流动,峰峦掩映,汀渚溪桥。近景茅屋中,窗边正坐一位隐士,望向窗外,心向自然。纵观此画,可以看出整幅画面表现出画家一种文人思想,不愿身处凡俗之中,一心向往身处自然之中的情怀。

张轸一生流传至今的作品并不多见,清渭楼美术博物馆的这幅绢本《山水》为其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编辑:苏梓轩

往丨期丨内丨容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由著名收藏家郭峰投资建设、著名建筑师张锦秋担纲设计

馆中藏有历代书画精品万余件,设有中国古代书画展厅

中国近现代书画展厅、中国当代书画展厅

馆内收藏的1500余幅赵少昂作品

更是弥足珍贵,享誉中外

关注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带你欣赏书画佳作与古今艺术大家进行一场心灵交流

古今名家,风云际会

探索画中之意,倾听画外余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