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清平乐》大火,在中国历史享有盛名却极少露面的宋仁宗,终于被搬上了荧幕。

但宋仁宗时代,不仅有那些会写文章的大家名臣,也有藏不住的王朝弊端。“三冗”之冗官冗兵冗费,就是困扰整个北宋的重大疑难问题。

那么,“三冗”问题是怎么来的呢?对于今年的事业单位大扩招,又有什么值得吸取的教训呢?

01.“三冗”由来简述

“冗官”,顾名思义,就是官僚机构臃肿,养的官员太多。这一结果,要追溯到宋太祖赵匡胤身上,当年太祖陈桥兵变,本质上是武将篡位,因此有宋一朝始终对武将颇为忌惮,而对文官青睐有加。

北宋两个制度,让文官的数量与日俱增。一个是科举制度的改革,改变了隋唐时期为官程序,将吏部考试一环省略,只要考中即可为官。一次考试,录取人数最高可达17300人,而在隋唐,一次不过录取30人,数字整个扩大了500多倍。

再者是恩荫制度,即官员可以照顾他的亲属、子孙为官。可以说,“一人富贵,鸡犬升天。”例如,开国将领曹彬时候,得到政府恩荫为官的门客亲信达到二十多人,“曹彬卒,官其门客亲校二十余人。”这样的案例在有宋一代,数不胜数。

“冗兵”,则更具有现实意义。宋朝为了防止农民起义,采取招募灾民入伍的法子,一旦天灾流民增多,就用这样的方法扩充兵源。

宋太祖更是说“可以利百代者,为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变生,有叛兵而无叛民。”按照这样的方法,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军队的数量已经达到125.9万之多。而这些人,都要“仰食天子衣食”,也就是吃财政饭。

冗官,冗兵,也就直接导致了冗费,冗费是结果,但更长期的弊端恐怕是将整个王朝拖入臃肿、行政效率低下的深渊,最后在外族的侵犯下走向灭亡。

02.事业单位大扩招

2020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年,因为疫情影响,很多人失业了,就业问题是摆在政府面前的第一道难关。

怎么办?从目前的政策来看,一是高等教育大扩招,这个是老套路,是延缓矛盾的法子。只要更多的就业人员被阻挡在象牙塔之内,剩余的则可以慢慢消化。

第二,比较新颖。当年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是全民摆地摊,“地摊经济”火起来了,一举多得,既解决了就业,也给企业清理了库存。

第三,就是事业单位大扩招。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事业单位大扩招和北宋时期“招流民入伍”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认为没有。

现在,假设我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向前追溯,往后展望,不禁疑问,如此的事业单位大扩招,会给未来国家带来“冗费”的恶果吗?

就目前而言,事业单位大扩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们如今的政府和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一样,政府的治理能力渗透到整个社会各个细节,渗透到偏远山村,从整个体制的运转来看,政府还是极其缺人的,以至于现在很多地方使用“政府购买”仍然难以解决人员接续问题。

但,当前不等于往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在这里结合历史提出一个隐忧。

一项好的政策随着时代发展,会变成坏的政策,到时候,大动干戈的改革则触及很多人的利益。正如当年刘邦平定天下,搞了一部分分封制,初步维系了汉朝天下的稳定,但岁月更迭,到了汉景帝时期,王侯的势力则开始威胁中央的权威,一场流血式的改革就在所难免。

2020年,迫于外围形势的变化,未来中国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过惯太平日子的人,应该从这样的安逸环境中走出来。

变数越多,民间遇到的困难可能就越多,事业单位大扩招,只能解决一时的困扰,不能成为惯例,否则难免,再次会遭遇宋仁宗时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

2.赵翼《廿二史札记》

3.晁以道《嵩山文集》

4.马端临《文献通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