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又被称为自闭症,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表现为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孤独症儿童通常表现为不爱叫人、不爱交际、对他人的行为反应迟钝、冷谈、令很多父母为此担心不已,自己的孩子有智力方面的缺陷吗?孤独症儿童是不是就是“智障”?

孤独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正常吗?

孤独症孩子不一定智力异常。

在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中,大约有70%属于智障儿童,这些儿童智力可能会差些,但是在其他某些方面却有着较强的能力。其中有20%的儿童智力属于正常的,与正常儿童智力一样,另外还有10%的儿童属于智力迟钝。但是这些儿童大多数都有更好的记忆,尤其是机械记忆方面。

通常来说孤独症和智力迟钝有关系的,但不是所有的孤独症儿童智力都非常低。有些孤独症儿童会在某些领域表现突出,比如说绘画和计算。孤独症儿童伴有发育迟缓,还有发育顺序异常的情况,因此各个方面的发育都不均衡。父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一起给予调理。

为什么孤独症孩子不懂“察言观色”?

孤独症孩子为什么难以和他人沟通交流?

语言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孤独症儿童由于拒绝主动与他人交流,因此在语言理解方面有很大的问题。有些儿童完全无法理解他人的语言,有的对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缺乏逻辑思维,经常能够理解某些词语字面含义,但对隐含的意义理解困难。

孤独症儿童在日常会话和叙述中有非常明显的缺陷,沟通意图低,很少用语言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再加上发声和语言理解能力差,就会更加影响他们对语言的表达和应用,他们很少使用表达性的语言,即使有少量的语言也是单一的动名词组合。在句中的应用经常出现回声式语言和特异性新词的问题。

其中,回声式语言又称“学舌式话语”,在孤独症群体中比较常见,也是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障碍中比较典型的特征,孤独症儿童回声式语言会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即时性回答,即儿童会重复刚刚听到的所有或部分话语。另外一种则是延迟性回声语言,指孤独症儿童重复在某一时刻听到的声音和句子,常见的即模仿语言和“鹦鹉式学舌”。孤独症儿童会重复别人说的话,使其与他人交流十分困难。

孤独症孩子为什么会社交困难?

社交困难主要来源于语言障碍,这样困难不仅仅只在语言表达方面,更多源于思维方式和感觉统合等更深层的原因。即使儿童没有语言方面的问题,孤独症儿童依然有交流困难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直觉地理解非语言表达的意思,比如说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在沟通当中的非语言信息占有一半以上。

孤独症人群对非语言信息的出现一无所知,在沟通时,他们只能听到别人说的话,对于任何比喻,隐喻,讽刺,成语等都难以理解,正是因为这样,和正常人比较起来,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倾听,去解读,去思索,去回应,所以他们的反应能力会出现延迟。

有的时候别人会误以为他们反应慢是因为对所谈论的话题没有兴趣。或者是因为他们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完全无视他们在沟通中的各种反应,而是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话题。

对于父母来说,只有真正了解孤独症谱系孩子语言障碍的根源,才能更好地去帮助他们,对于语言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更加依赖于图像,或是文字方面的交流。有国外的案例显示,对于那些完全没有语言能孩子,如果让他们通过掌握打字的方式交流,他们也是可以比较顺畅的进行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