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华,在中国棋坛是神一般的存在。从十五岁成为中国象棋第一人到五十五岁取下世纪末桂冠,是唯一的十连冠棋手,是唯一的十四届全国冠军,是唯一称雄棋坛近半个世纪的棋手。更是身兼年龄最小,年龄最大冠军两项纪录。他创下了棋坛奇迹般的中国“唯一”和“之最”。

胡荣华,1945年生于上海,自小不自信,第一次接触象棋是在8岁,当时上海的象棋棋风旺盛,在学会了简单的规则之后就到处找人下棋,在当时上海棋社很多,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那下棋,小胡荣华经常去看,店主也认识了他。店主看他喜欢看棋,就让他在那下棋,如果输了,不用付钱,如果赢了,就由对手付两分钱。胡荣华当时只有十岁多一点,一般大人哪会把他放在眼内,没想到他竟连胜了几盘,换了几个对手,小胡荣华在一个钟点里,竟然胜了二十三盘。这样的荣耀对于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胡荣华在象棋里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找回了久未的自信。

1960年,在第五届全国个人赛中,年仅15岁的胡荣华,作为上海队的主力参赛。连续打败了李义庭、刘忆慈等高手,在第三轮就碰上当时的全国冠军,棋界有口皆碑的“杨无敌”杨官璘。赛前猜先,杨官璘执红先走,这在别人看来对胡荣华十分不利。但胡荣华不以为然,他不考虑胜负,只是一心要将这盘棋下成名局。果真,在中局时,胡荣华下出一个舍炮制胜的妙招,使杨官璘毫无对策,只得认输。而胡荣华也得以在15岁登上全国冠军宝座。而这一局也被棋界公认为高水平的名局,并传流至今。当日,为胡荣华颁奖的是当时的副总理陈毅,他微笑着对胡荣华说:“你小小年纪就成为全国冠军,可谓英雄出少年啊!”从此,中国棋界进入胡荣华时代。

年轻的胡荣华在获得全国冠军之后,各路棋手都将他当作了首要目标,其中便有前三届的老冠军杨官璘。他细心研究胡荣华的棋路特点,而从胡荣华那“兵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奇招新技,总能使对手防不胜防。直至1966年,胡荣华奇迹般地蝉联五届全国冠军,他也从昔日的少先队员成长为21岁的青年冠军。1972年随着各项棋类活动,胡荣华得以回到让自己魂牵梦绕的象棋赛场上,并继续以主力身份代表上海队出战,蝉联第六届至第九届,4届全运会冠军,加之以往战绩,胡荣华在34岁就完成了十连冠伟业。

在之后的几年中,胡荣华虽经历低谷,他选择沉默。数日闭门谢客,并推掉所有比赛,一个人在上海棋社中,面前摊开全国各路高手的实战对局,细心研究。终于在1983年11月于昆明举行的全国棋类大赛上,胡荣华以崭新的棋路和强大如故的实力鏖战群雄,并最终重夺桂冠。那一年,胡荣华38岁,此前中国棋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年龄的全国冠军。从此之后在每年的重大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先后在棋王赛、名人赛、三楚杯、亚洲杯、上海杯上折桂。他更是于1996年在自己52岁时战胜诸多著名的年轻棋王,一举获得有超霸杯之称的“五羊杯”,紧接着又在1997年的八运会上再次成为全国冠军,震惊全国。2000年11月在蚌埠举行的全国象棋个人赛被誉为是中国20世纪最后一届全国象棋赛,全国所有高手也都为了争夺世纪末最后一个全国冠军齐集蚌埠,然而,夺冠的依然是55岁的胡荣华!

胡荣华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棋王,标志着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和新时期开始。胡荣华对于布局的探索思考打破了以往中炮屏风马为主流其余则是偏局的见解,对反宫马、飞相局等布局赋予新生,带动布局研究成为中国象棋的主旋律,80年代开始更是开启了百家争鸣的新时代,许多研究成果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从古代到民国到1960年,老一辈的杨官璘是典型代表,是旧时代成就的集大成者,从1960年尤其是80年代以后,胡荣华则是新时代的开山鼻祖和奠基人。而延续近三十年的胡杨争霸,则成为中国象棋史上一段精彩故事,杨是承前胡则启后,都被公认德艺双馨,从这一角度讲两人都是赢家。

主要成就:

十四届全国个人赛冠军。

年龄最小的全国冠军。

年龄最大的全国冠军。

唯一十连霸的棋手。

主要著作有《反宫马专集》《胡荣华象棋自战解说谱》《胡荣华飞相百局》《十连冠的棋艺精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