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刘玉珠局长曾接受凤凰卫视吴小莉专访“问答神州”,刘局长在节目结尾说:“好多朋友劝我说,这个问题(文物方面的重大问题)你不要碰,都是文物界的老同志,弄不好会遍体鳞伤。原因是文物系统内认识高度的分化和社会的期望值太高。文物收藏协会有统计,民间文物收藏是国有文物收藏的数十倍,(具体是指可移动文物),民间文物收藏也是中华文明或者说中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收藏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切实解决,文物保护之路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说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做,宁可牺牲在前进的路上,也不能还没见敌人就缴械投降。” 刘局长了解民间的期望值,2017年举行了3场民间文物座谈会,但推动起来确实并不容易……

原标题

更大力度促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

□刘玉珠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让文物活起来可以唤醒国民触摸历史温度,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找回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对于一个村镇来说,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感受地域风情,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做好文物活起来大文章,这一基本判断既是重大机遇也是艰巨挑战。

运用互联网高新科技

大力促进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通过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持续推出文创项目,推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互融合,给古老文物赋予了新活力、插上了新翅膀。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国家文物局加强“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建设,通过虚拟化的“云展览”集中整合各地博物馆资源。春节期间,全国文博单位迅速行动起来抗击疫情,虽然不能对外开放,但是充分利用数字化、动漫、游戏、VR、AR等信息技术,向公众提供全息影像欣赏、虚拟触摸、沉浸式体验服务。据统计,全国博物馆共上线展览2000余项,1300多家博物馆开放网络、微信、微博等在线展览。故宫博物院“全景故宫”、敦煌研究院“云游莫高窟”等广受民众欢迎;一些原本拟在春节期间推出的重磅展览,就势改为虚拟展览,如山西博物院“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在2019年颇受关注的一些展览线上再度“回归”,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辽宁省博物馆“又见大唐”文物特展。2月20日,国家文物局指导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正式启动,中国国家博物馆“证古译今——甲骨文文化展”网络直播节目在3个小时内就获赞11万多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疫情没难倒博物馆”为题,称赞中国博物馆通过虚拟技术将因疫情关闭的大门重新打开。

国家文物局还利用官方新媒体联合全国百余家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传递祝福接力活动,阅读量已经超过6000万人次。通过传播文物蕴含的历史价值、民族精神和文化力量,凝心聚力、提振士气,鼓舞各地抗击疫情的决心,发挥文物资源的积极作用。

今后,随着5G、AR等技术的突飞猛进,这种数字观展、线上观展的方式将日趋常态化,很多观众将选择在家观展游览,足不出户欣赏文物精品。应当看到,这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需要及时总结梳理,顺应发展趋势,更加凸显高科技在促进文物活起来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发挥文物资源的特殊优势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以文物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兼具审美价值、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既超越时空又超越国度,既富有永恒魅力又具有当代价值,民意接受度高。文化遗产生动、直观,可以为政治、经贸关系注入文化活力,提供韧性支撑。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文物外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不论是大国外交还是周边外交,不论是主场外交还是国际多边场合,都不遗余力地推介以精品文物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倡议深入开展考古领域人文合作,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在意大利、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对互办文物展、文物保护合作、联合考古发出倡议;见证中国与意大利、法国、尼泊尔签署文物领域双边协定与合作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讲话时强调,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离不开文物活起来,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内外融通。对内,我们要深入挖掘阐释文物的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发挥教育启迪引领的作用;对外,要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文明对话,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针对文物领域对外交流品牌驱动力量不足,缺乏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方式方法,资源配置、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现状,我们将花力气下功夫,积极打造文物外展精品工程,这需要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予以大力支持。

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根据中央有关部署,2020年,国家文物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研究起草关于促进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政策文件,服务国家工作大局,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总结近年来文物合理利用实践经验,并对新时代文物合理利用进行部署。

这个文件将着眼于解决制约促进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机制性障碍,找差距、补不足。比如,我们还存在文物价值说不清、保护做不实、利用跟不上等问题,它们交织在一起,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文物价值说不清,就会降低对文物的科学认识,也就没有动力去实施保护,保护做不好更谈不上利用。比如,我们还存在着交流不多、沟通不畅、联系不紧密等问题,缺乏协调联动机制,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足,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效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政府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等各层面增强合力。我们认为,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中央层面要有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路径和分工,持之以恒协调各方综合施策,加快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体制机制建设。二是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把中华优秀文化、当今中国改革发展和中国人的精神面貌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发展路径展现给世界。三是大力探索和挖掘利用文物资源优势,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研究院的经验,把资源转变为资产,把一件件“物”变成可触、可视、可想的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四是建立专门的主责机构负责实施。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是一项战略性任务,无论是顶层设计的落实,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实施,都需要强有力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否则只能停留在口号里或倡导中。

期待各位委员、各界专家为文物保护利用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特别是关注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新时代文物工作,助力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发表于《文艺报》2020年5月25日2版

虽然局长提案未涉及民间文物收藏话题,

刘玉珠局长曾誓言宁可牺牲在前进的路上,

也不能还没见敌人就缴械投降。

未来已来,

也许春天将要来临,

转发此文向刘局长致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