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兵減竈”和“增竈減兵”,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兩條著名計策,雖然只有字眼排列順序上的不同,但兩條計策的實際內涵和用途,卻有天壤之別。兩者雖然都是通過調整行軍竈火的數量來迷惑、欺騙敵軍,但目的截然不同。“增竈減兵”是爲了故作強大,威嚇敵兵,保全自己。“增兵減竈”則是向敵方故意示弱,麻痹對方,真實用意是想喫掉對方。

《史記》記載,“增兵減竈”之計的首創人是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臏。魏國大將龐涓出兵攻擊韓國,孫臏跟隨大將田忌前去救援魏國。孫臏使出“圍魏救趙”之計,攻其所必救,直撲魏國都城大梁。魏將龐涓一看國都被攻擊,只得從韓國退兵,去尋找孫臏主力決戰。

孫臏決心殲滅龐涓的部隊,於是先主動撤退,一步步把龐涓引誘到地勢險峻的馬陵道。孫臏深知龐涓精於用兵詭計多端,爲了不讓龐涓過早察覺其意圖,他使出了“增兵減竈”之計。

孫臏一方面暗中集中兵力準備打殲滅戰,一方面在增兵同時卻“使齊軍入魏地爲十萬竈,明日爲五萬竈,又明日爲三萬竈”,不斷減少宿營地竈火的數量。龐涓緊跟齊軍追蹤而來,每次發現齊軍留下的營寨,他都要派人去清點竈火數量,以察知齊軍兵力變動情況。

龐涓得知齊軍竈火不斷減少後,欣喜若狂,認爲齊軍內部士氣低落,大批將士逃亡,纔會出現竈火不斷減少的情況,於是放心大膽進行追擊。結果在馬陵道陷入齊軍重圍,全軍覆沒。

東漢時期大臣虞詡,卻反其道而行之,首創了“增竈減兵”之計,與孫臏的套路正好相反。公元115年,西北地區的先零羌部族出動大批騎兵,入侵漢朝西北邊疆。包圍了武都郡。朝廷任命虞詡爲新任武都太守,奉命帶兵前去增援武都郡。

但由於漢朝方面不明敵情,虞詡只帶了3000多士兵來到西北,到了之後才獲知,先零羌人實力強大,僅僅騎兵部隊就有上萬人,虞詡的部隊根本不敷使用,途中還要不斷在險關要隘之處留駐兵力,手下兵員數量不斷減少。此時虞詡身陷險境,無論繼續前進或者撤退,都可能遭到優勢敵兵的圍攻。

但虞詡鎮定自若,他一方面下令部隊加快速度繼續前進,直撲武都郡,“日夜進道,兼行百餘里”。同時他讓士兵做飯時,每個人必須壘兩眼竈火,過幾天改爲每人壘四眼竈火,再過幾天改爲每人壘八眼竈火。

先零羌人不知虞詡帶來多少兵力,每天都派人去漢軍留下的營壘中清點竈火數量,發現漢軍的竈火數量迅速成倍增長,不由得起了疑心,懷疑漢軍在不斷暗中增加兵力,於是一直不敢貿然對漢軍發動攻擊,虞詡乘機得以進入武都郡,最終成功擊敗了先零羌人。

但虞詡作爲“增竈減兵”之計的首創者,一生卻籍籍無名,由於他從未出現在任何演義小說中,導致他在民間知名度很低,幾乎沒人知道他。三國時代,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因爲糧草匱乏被迫撤退。爲了防止遭到魏兵追擊,他比葫蘆畫瓢,也用了一次“增竈減兵”之計。

諸葛亮一方面讓部隊化整爲零,迅速分散撤退,一方面卻讓殿後部隊每天大量增加竈火數量,在總兵力不斷減少同時,竈火數量卻急速增加。司馬懿緊隨而至,每天清點蜀軍營壘中竈火數量,發現數量不斷增多,由此就斷定諸葛亮在暗中增派部隊準備打伏擊,不敢進行追擊,使得諸葛亮得以平安撤回蜀國。諸葛亮作爲《三國演義》的主角,他的一舉一動都爲人關注,結果很多人都認爲這條計策是他的發明,用了一次千古傳名,其實大謬不然,諸葛亮是照搬了虞詡的計謀。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