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營養素的吸收不良

熱帶口炎性腹瀉及胰腺功能不足引起消化道廣泛性的吸收不良,胃及十二指腸或迴腸切除引起部分小腸吸收不良,表現有缺乏的營養素有脂肪、葉酸、脂溶性維生素和維生素B12、鐵等。有些藥物可阻止營養素的吸收,或影響其代謝而致主動運輸機制受到抑制,如石蠟油溶解脂溶性維生素而造成吸收不良,新黴素和秋水仙素造成絨毛的結構缺陷和酶的損害,使脂肪、乳糖、維生素B12、礦物鹽等吸收不良,消膽畸通過與膽鹽結合而降膽固醇,這樣就繼發因膽鹽缺乏而致的吸收不良。

長期服用抗驚厥藥或雙磷酸酯均可影響鈣的吸收,但其機制不同,前者是由於加速維生素D及其活性代謝物的分解代謝,而後者是由於1,25二羥膽骨化醇的形成減少。還有的是先天性缺陷造成的,如先天性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其缺陷在於維生素B12被吸收後缺乏運輸的球蛋白,須依賴肌注維生素B12才能維持血象正常。

近年證明營養素之間的不平衡也是造成吸收不良的因素。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和腸道腫瘤有好處的膳食纖維如攝入過多將影響無機鹽的吸收,而鐵和鋅相互間須保持一定比例,一方過高即引起另一方的吸收不良。

9.1.3 營養素的利用減少

常見的是肝臟疾病使營養素的利用率或儲備能力下降,肝硬化時常合併維生素A、B6、B12、葉酸的儲存減少而出現缺乏。尿毒症時腎臟不能使25-羥膽骨化醇轉變爲活性形式的1,25二羥膽骨化醇,導致腸道吸收鈣的障礙。有的是由於其性質是營養素的拮抗劑,故在作爲藥物使用時可抑制營養素的功用,如抗腫瘤藥脫氧吡哆醇是維生素B6的同系物,能抑制需要維生素B6的酶系。又如高劑量的異菸肼或肼苯噠嗪均可引起維生素B6的缺乏,均屬於拮抗B6的作用所致。有少數也可能是遺傳性疾病引起的利用有缺陷如肝中先天性缺少亞胺甲基轉移酶或N-5甲基四氫葉酸轉換酶活力減低都使葉酸的利用有缺陷。維生素B6的遺傳性缺陷是由於酶蛋白的缺陷而影響和輔酶的結合,表現出嬰兒驚厥、貧血、高胱氨酸尿等維生素B6反應性疾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