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有名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最后司马迁也给出结论:“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那么这个拘押周文王,让其发愤的地点在哪里呢?答案就是羑(音有)里城。

从安阳沿着107国道向南往汤阴,不久就可以在路边看到通往羑里城的指示牌,羑里城位于羑河村,在今河南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距安阳的殷墟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

从107国道到羑里城景区大概还有700米,国道边的牌楼显然是后来景区所建,但是上面的太极图案其实并不妥当,因为周文王所处的时代,太极的概念还未产生,而且周易只有64卦内容,并无图像。太极最早见于《庄子》一书,是道家思想对易经的进一步发展。

易为群经之首,是中国思想文化体系的源头。对于易字的理解,我个人的看法是世界万物的存在、状态、规律。人类社会的一切理论或是思想,本质上无外乎是对自身所处的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解与思考,并通过思考试图去解释与把握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与运行的规律而已。

有文王这个大IP的曾经存在,现今的当地人自然会大加利用,从碑楼到羑里城大门这短短的几百米距离内,两边最多见的门面就是各种跟易经八卦有关的算命及预测。这段路不长,但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却源远流长,某种意义上说,我用几分钟的时间走过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人在一帆风顺时总是觉得一切理所当然,而身处逆境时才会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怀疑与迷茫。我也是一个经历坎坷的人,有过怀疑与迷茫,有过勇敢面对与逃避,有过抗争与屈服,磕磕绊绊一路走来,唯一没做过的便是从未求神拜佛、打卦问签,所以对这片半仙云集,大师扎堆的小街道更大的兴趣倒是在思考到底有多少人在此寻求到了人生的真谛与方向?

羑里城是个4A景区,现场购票成人32元。大门上也是一样的太极阴阳图高挂,我在想既然景区的设计与管理者硬要把文王与太极扯在一起,不妨把整个大门都做成阴阳鱼的样式,起码在气势上会更加恢弘些。

景区介绍上说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在此关押了七年,因此这里是我国遗存下来的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监狱遗址,我不敢太苟同。商代的社会结构是方国(或是部落)林立,类似于战国时代,或者说像是武侠世界,帮派林立,然后有个武林盟主。文王姬昌与商纣王本来就是亲戚关系,姬昌所在的周部落的发展威胁到了商纣王的地位,商纣王史载是位能文能武的有为君王,荒淫暴虐的形象是后来的周人宣传手法,这么一位能力出众的君王对于威胁到自己统治地位的姬昌,自然会使些手段弄到自己的眼皮底下看管起来才能放心,若是真的昏庸无道只知淫乐,哪会有如此手段?

羑里城早成一片高台废墟,里面现在的建筑都是后世纪念文王所为,大体布局从景区大门开始,沿中轴线向北主要建筑依次为文王雕像、牌坊(演易坊)、仪门、大殿(大殿西为演易台)、八卦阵等构成,类似于孔庙的建筑布局。

仪门前的一块禹碑倒是让我想起了兰州的白塔山,白塔山公园里也有一块这样的石碑,据说内容是歌颂大禹治水功绩,但是这种文字并不认识,我只能从字形上推断其晚于甲骨文。

相比于大殿里都是根据封神演义搞的一些水平一般的雕塑而言,我对外面展示的文化堆积层兴趣更大,是不是遗址,都靠这些实物证据来说话。看钻探土样的形状,应该是考古神器洛阳铲所为。

文王姬昌在被软禁的七年里,打发时间与思考人生的方式就是研究伏羲八卦,据说这个演易台就是他整天琢磨伏羲八卦的地方,并用七年的时间,把八卦推演为64卦,继承并发展了易学。在商代那个凡事不决靠占卜问鬼神的年代,占卜之术无疑是当时的最高学问,身为周人的领袖,姬昌肯定也是精通占卜之术的,因为我不信一个门外汉能用七年的时间从毫无见识成长为一代宗师。

文王占卜推演八卦的工具,不是如今我们所见的罗盘铜钱,而是蓍草的茎。演易台附近就种有一片蓍草,我看了半天,从外形与气味上感觉都和艾草没有太大的区别。古人认为蓍(音师)草和龟甲都具有灵性,能预知未来。大衍之数,遁去其一,大衍之数50根,用时只用49根,我看这个遁去的“一”才是世界的本源。你看,原先极为普通的蓍草,跟周易联系起来后,立刻变得神圣与神秘起来。

现代人面对如此缤纷繁复又充满诱惑的世界,早就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也没有了足够的耐心与静心去探究世界的真相。古人的生活节奏慢,文王的生活节奏就更慢了,囿于一小块地方,却通过八卦的推演发现了无穷的天地,得失之道,存乎一心。

吐儿冢也在演易台不远处,小说中描写是商纣王知道姬昌在推演易,为了验证姬昌是否真是圣人,将姬昌长子伯邑考杀了做成肉汤让姬昌吃,文王明知是亲生骨肉但迫于形势忍痛吃下,回到演易台后又吐出来。后人在此堆起土冢,取名吐儿冢。小说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渲染纣王的残暴,反衬周取代殷商的正义。

至于景区最后面的八卦阵,纯为娱乐游客而建,如果没人在中心位置的高台上指挥,想顺利到达阵心,确实不是件易事。假如这个阵由人组成并是不停变幻,则难度更大。

文王姬昌在困境中的探究世界的智慧与勇气,是我们应该继承与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圣人之能成圣,是因为他们学会了从苦难中汲取力量,不断完善与壮大自身,不是人人都能成圣,但至少我们应该懂得,正确面对苦难,苦难将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