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俗语是指以口语为主要表达形式,在民间长期流传,并被人们公认为具有教化作用和借鉴意义的短句,具有形象化、通俗化的特点。一句俗语往往能在言简意赅的言辞里,反映出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认真对待一些俗语,肯定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帮助。

民间俗语“穷不碰三艺,富不亲三人”在老一辈人口中经常能听到,属于训诫类俗语,主要意思有两层,一是教导人们在做人时要本分,堂堂正正做人,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能做,自己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秤。二是教人要择善而从,保持纯洁之心,远离三观不正的人和事。

前半句“穷不碰三艺”中的“艺”,是指人们赖以生存的手艺和技能,引申为三种生意。这句话实际上是从古语“穷则独善其身”演化而来,意思是说,一个人虽贫穷但不能志气短,有三种事情是千万不能做的,如果做了,就会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连亲朋好友也会看不起。

第一种,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能做。

坑蒙拐骗黄赌毒,这些事情损人利己,危害很大,自古以来被人们所痛恨和不齿,也被法规明令禁止,如果一个人在利益诱惑面前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肯定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难以洗去的污点。

人没钱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愿意吃苦还是能赚来钱。但一个人为了赚钱不要人格,目无法纪,那就有问题了,早晚会走上不归路。

第二种投机倒把的事情不能做。

投机倒把的人,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这类人通常会绞尽脑汁,利用一切机会钻空子,从而为自己谋利。当尝到甜头后,这类人的胆量会越来越大,从而置公序良俗于不顾,做出更多伤天害理的事情。

一个人穷不要紧,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有如此,才不会留下臭名。

第三种,回报高风险也高的事情不能做。

常言道“富贵险中求”,但是,敢有这种想法,敢这样做的人,人家都有抵抗风险的能力,即使失败了也不会伤筋动骨,还有卷土重来的希望。

而穷人就不一样,穷人本身就没钱,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脆弱,如果孤注一掷,把全部家当压上去做高风险高回报的事情,成功固然令人欢喜,如果失败,意味着把自己逼上了绝路,无异于自讨苦吃。

对穷人来说,面对诱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冲动,不能用“赌徒心理”去做事,到时后悔也来不及。

后半句富不亲三人里边的“亲”,是指亲近、关系亲密的意思。这句话告诫一个人如果富贵发达了,要跟三种人划清界限,否则,在劫难逃。

第一种,仇人。

人性很复杂,天下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尤其是你的仇人或直接竞争对手,当你飞黄腾达时,他们会更加眼红你,嫉妒你,恨不得叫你立马栽跟头,好让他们在背后幸灾乐祸。

所以,当你富贵了,千万不要在仇人跟前显摆和挑衅,否则,容易激起他们的妒忌心,给自己引火上身。

第二种,情人。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些人有钱了,立马会想到莺莺燕燕的生活,不是发展情人,就是包二奶、养小三,终究,纸包不住火,这种生活极容易让后院失火,最终会让自己落得人财两空、妻离子散的下场。

如果一个人发达了,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口碑和影响,不要为了私欲而到处拈花惹草,要时刻谨记“色字头上一把刀”。

第三种,小人。

大圣人孔子早就告诫我们: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心胸狭窄,对什么事都喜欢算计,当你有钱了,你的钱袋肯定逃不过小人的惦记,小人会处心积虑算计你的钱,要么忽悠你投资永远赚不了钱的项目,要么几个人合伙给你挖坑,当你把持不住,就极容易上套,把钱财白白扔出去。

因此,面对小人的甜言蜜语,要三思而后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