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这是民间根据《三国演义》为三国名将排高低的排行榜单,有着很大的争论;这不是根据正史《三国志》而来,即使根据正史来也无法确定谁高谁低,排出也会存在争论的,很难拿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排名。古来名将何其多,若是我们从正史去探究三国时期的名将,完全可以以“威震”的标准来判定。威震华夏和威震江东,前者基本上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是关羽水淹七军得到的成就证明: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曹操都想来迁都暂避其锋芒。

后者威震江东的是哪位,这就需要三国迷才知晓,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就算不上是三国迷了,他就是张辽,800将士冲击东吴的100000大军的逍遥津之战:张辽为孙权所围,辽溃围出,复入,权众破走,由是威震江东。儿啼不肯止,其父母以辽恐之。江东之人无不畏惧张辽。这两位绝对是超级名将,相信没有人否认,而在三国时期属于“威震”级别的超级名将还有两位。

威震沙漠

此人有点“名不见经传”,大部分读者对他一点都不熟悉,甚至很陌生。田豫,昔日刘备投公孙瓒时,他年纪还很小,竟然主动投奔了刘备,得到刘备的器重。待刘备为豫州刺史,田豫无奈因家中老母一事离开刘备,刘备挥泪与他告别:“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十分惋惜。之后田豫被公孙瓒任命为一地县令,当部将背叛共尊赞,众人人心惶惶、主张投降,唯独田豫走上城门怒斥叛将,直接将其骂走。公孙瓒知田豫很能干,不是池中之物,可就是不愿重用他。

再历经鲜于辅,最后到曹操麾下,田豫从丞相军谋掾、颍阳县令、朗陵县令一路升到戈阳太守、南阳太守,政绩颇佳。时间来到魏文帝曹丕即位,北方的游牧民族日益强大,时不时南下打草谷,让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常常有烽火传令,因此需要一位重量级人物去坐镇,田豫被选上,成为持节护乌丸校尉,当时鲜卑诸部相互结盟,立誓不用马与魏国贸易。田豫发现这一现象,得出其团结一致不利于国家安定,遂出离间计让他们再起战端,相互猜忌起来。

差不多了,田豫向鲜卑诸部强调我中国是讲信义的,出动大军先去敌后断了他们后路,进行一系列牵着鲜卑军队鼻子走的指挥行动,将他们聚集起来,然后直接冲出去出其不意的两面夹击,将本来信心满满的鲜卑大军的包围圈冲散,追着他们追了二十多里地。不久之后,乌桓之主桀骜不驯,不服管教,田豫只率领百余骑兵进入其大军营地,当时乌桓之主就怂了,跪拜迎接,田豫认为此子已不适合为乌桓之主了,遂命随从斩下他的首级,昭告乌桓族人,令立其弟为新乌桓王。

中途有乌桓人反抗吗?没有,史书称:众皆怖慑不敢动。而且还讲此次行动:自是胡人破胆,威震沙漠。这事别看着简单,其实挺困难的,比寻常的带兵打仗取胜还困难。

威震山越

上面是魏国大臣弄出的事,下面则是吴国大臣搞出的事。这个就比较简单了。贺齐,会稽郡山阴县人,年轻时就任职过郡吏和郯县县长。任职郯县县长期间,县衙中有位小吏名叫斯从,轻薄无知,常仗着自己是豪门出身和与山越人有关系为非作歹。贺齐想惩治,但下面的主簿却说:今日治之,明日寇至。贺齐这暴脾气,直接忍不了了,还有什么惩治比杀人更威慑,贺齐派人抓来斯从直接砍了。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真如县主簿所预料的: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

贺齐不慌,他的统兵具体过程史书上没有说,只是说他带领县城中的百姓官吏,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开城门,反击围攻的山越乱民和当地豪族,大胜。对,史书上写的就这么简单明了:大破之。然后便是“威震山越”,记录简单,实际肯定没这么简单了事,不然史书上怎么会特别说道“威震山越”呢?这个山越可不是就他治下的一支,还包括其他山里山外的各部。

结语

田豫和贺齐名声不显史册,个人认为是没有专门以吴国和魏国视角解读汉末三国的小说电影电视剧,而且我们看到的人物和故事,其实都只是历史的一部分,不是全面的,不是每一份精彩都能被世人所熟知。你觉得威震沙漠的田豫和威震山越的贺齐,当得上超级名将吗?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