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东南,滇池东岸。

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元前三世纪楚国大将庄蹻率部入滇,在此建立盛极一时的古滇王国;这里风光秀丽,五百里滇池尽收眼底;这里“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有1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形成如诗如歌的美丽画卷;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留下“远望滇池一片水,水明山秀是呈贡”的赞誉。

呈贡区是昆明市人民市政府驻地,她地处云南省中部昆明市南部,四周分别与宜良县、澄江市、晋宁区、官渡区接壤;境内呈贡大学城,已有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院校入驻。据传段氏为云南王,南路蛮夷率服时由此地献纳贡物,因以呈贡得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呈贡故城得名,系彝语扯过、柴谷的谐音,意为稻湾或稻坝,盛产水稻的海湾坝子之意,后雅化为呈贡。

下辖10街道:龙城街道、斗南街道、吴家营街道、雨花街道、洛龙街道、乌龙街道、马金铺街道、大渔街道、洛羊街道、七甸街道。其中马金铺街道、大渔街道、洛羊街道和七甸街道分别由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滇池旅游度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托管;区人民政府驻地吴家营街道宜康北路,总面积461平方公里,人口35万。

这里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古滇国。西汉元封二年(前109)设益州郡,分属滇池县、谷昌县。三国蜀汉属建宁郡,两晋属晋宁郡。唐朝谷昌县更名益宁县,滇池县更名晋宁县。隋唐属昆州益宁县。南诏大理国时属三十七部强宗部,彝族先民建有呈贡城。

宋大理时有呈贡城。元明清三代皆属晋宁州;元宪宗六年(1256)立呈贡千户所,至元十二年(1275)改设呈贡县;同年设归化县,不久呈贡县更名晟呈县。明洪武十六年(1383)复置呈贡县。清康熙七年(1668)归化县并入呈贡县;雍正五年(1727)呈贡县改属云南府晋宁州。1913年属滇中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

1950年1月呈贡县人民政府成立,属玉溪专区。1956年第三区所辖化城、中卫、安江、富有、白云、马金铺、大营、横冲、海晏等9乡划入晋宁县。1957年11月划澄江县马郎乡入。1958年呈贡县并入晋宁县。1961年4月由晋宁县析出龙街、吴家营、大渔、洛羊、马金铺等5个公社设立昆明市呈贡区。1963年呈贡区增设七甸人民公社。1965年9月恢复呈贡县,仍属昆明市。

2000年1月龙街乡改设斗南镇。2003年5月所辖龙城镇、洛羊镇、斗南镇、吴家营乡、大渔乡的160平方千米被定为呈贡新城,2006年9月更名呈贡新区。2007年12月龙城镇、洛羊镇、斗南镇、吴家营分别改设相应的街道。2008年9月增设洛龙街道、乌龙街道、雨花街道。2009年6月七甸乡、马金铺乡、大渔乡分别改设相应的街道。2011年5月呈贡县改设昆明市呈贡区,昆明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盘龙区东风东路迁移至呈贡区锦绣大街。

区境位于滇中湖盆高原中部,地势东高西低,中部为低山浅丘,西部为滇池湖滨平原,多丘陵谷地之地貌。有梁王山、盐臼山、房子湾等山峰,最高峰梁王山主峰海拔2820米;有马料河、洛龙河、捞鱼河、梁王河、南冲河等河流;有阳宗海、滇池等湖泊;这里气候宜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均日照时数2200小时,年均温度14.7℃,年均降雨789.6毫米。

这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菜花果之乡,是中国著名的花卉和蔬菜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花卉第一县,斗南花卉市场和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区,被誉为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境内有水稻、小麦、玉米、烟叶等农产;有水蜜桃、宝珠梨、臭豆腐等特产;有磷矿、硫铁矿、烟煤、石灰石等矿产,其中磷矿储量上亿吨。

呈贡区环境宜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着力打造世界春城花都,突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境内有龙潭山昆明人遗址、天子庙战国墓、美女山森林公园、滇池、阳宗海、松茂水库龙舟赛场、牛头山赛马场、三台山、张天虚故居、冰心默庐等景点。

梁王山原名罗藏山,后因元朝成吉思汗之孙世袭封号而得名,海拔2820米,是呈贡区的最高峰,其山势雄伟壮丽,登上顶峰后方圆数百里尽收眼底,有一山观三海(滇池、阳宗海、抚仙湖)之壮景;这里夏秋可见顶峰白云笼罩,或白云环绕山腰;秋日能赏山花烂漫、繁花似锦,故有梁峰兆雨、白云兆雨、罗藏秋色之景。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