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特朗普,大多数人对于5G,都有几分后知后觉。一方面,是因为一个普通的用户,即便不了解前沿科技,同样能够很好地享受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是因为通信技术,向来是我国的一大薄弱领域。华为也是从旁观,到陪跑,最后才真正坐上“谈判桌”。说起来,还真得“感谢”美国,倘若不是特朗普满世界宣扬“华为5G设备有后门”,大家也不会注意到美国防部如此看重5G,从而认识到这一技术的重要性。

特朗普

一开始,大家还不敢相信,这么牛的技术,竟然是中国领先。要不是欧洲的潜在客户,在“风声”最紧的时候,齐刷刷地表示犹豫;要不德国研究机构IPlytics,在全球5G标准专利企业排行榜中,把中兴和华为列为第三和第一;要不是高通在《致米粉的一封信》,硬说“骁龙865+X55才是真5G”,而后被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打脸。也许华为在国内的品牌形象,非但无法提升,还会因为特朗普和高通的“指鹿为马”,严重下滑。

高通

也正是因为领先,网友开始关注厘米波(6GHz以下)和毫米波(30-300GHz)。这才意识到,毫米波并非一无所长。恰恰相反,倘若不是考虑到辐射范围和投入成本的无法调和,领先的是谁,还真不好说。2019年11月 6日,任正非在《与任正非咖啡对话》访谈中直言不讳:“毫米波的宽带比厘米波宽得多,美国可能以为5G不会那么快到来,将来覆盖的技术可能得到解决,华为只是运气好,选对了。”

任正非

这番话自然透着浓浓的谦虚,但也揭示了毫米波的重要性,以及抢占先机过程中的慌张。什么意思?从频谱的角度来看,华为在5G领域的领先其实是阶段性的。因为毫米波比厘米波更快,如果对高通的X55基带芯片和华为的巴龙0000,就会发现前者的最高网速为7.5Gbps,远快于华为的2.3Gbps。所以,华为虽然领先,但绝非高枕无忧。一旦毫米波的时代到来,高通便又能过上躺赚的生活。不仅如此,禁令可能会使华为掏钱都买不着。

刘院士

好在华为并不孤独,中国紫金山实验室突然宣布。刘韵洁院士十分高兴,称“已经研制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通道相控阵芯片,目前已经完成封装和测试”。这一芯片,使得毫米波通道成本,由原先的1000元/个,降至20元/个。这一技术突破,是否意味着领先高通,笔者无从得知。但可以确信的是,这一技术的突破,为华为上了一层双保险,有助于打破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的高通技术垄断。

中兴

好事成双的是,中兴也传来好消息据。6月17日,中兴正式宣布:“已经可以生产7nm芯片,主要用于 5G 基础设施建设,接下来将把更多精力投入5nm芯片上。”不得不说,这是“意外之喜”,很多人对于中兴的基本印象就是“被断供,然后停摆”。如今痛定思痛,在打压下成长,自然就不会再被轻易拿捏。结合5月27日,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在新型碳基半导体材料取得突破的消息来看,中国科技虽不能算成文,但已有食牛之气。(李双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