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那是一个大争之世,曾经作为周王室统治天下的根基——礼乐制度在经历了春秋时期的破坏之后,到了这一时期,已然全面崩溃。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也只能蜷缩在周王畿之内,坐视各国相互攻伐,拉开了逐鹿中原的大幕。

在这个时期内,战国七雄先后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改革变法,意在富国强兵,提升国力,继而参与天下争霸,兼并周遭国家,不至于使得自己成为被兼并的对象。

那么,我们今天的#历史小问题#就是,在那些曾让战国七雄走向强盛的变法,你听说过几场呢?

01魏国:李悝变法

说起战国时期的变法,自然绕不开那场被史家誉为“中国变法之始”的“李悝变法”。

李悝变法,发生在战国初期的魏国,当时的魏国刚刚建立,各国攻伐不断,连魏国的两个老伙计韩国和赵国也都多次大打出手,而魏国当时论起军事实力不如赵国,论起经济实力又比不过韩国,再加上自己地处中原腹心之地,四面皆敌,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四战之地”,如若不自强,那势必速亡。

于是乎,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魏文侯启用名士子夏的徒弟李悝进行了一场变法。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李悝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特权,为魏国定下了选贤举能的基调,而后又推行“尽地力”、“平籴法”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魏国的发展。

在继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李悝为了巩固变法成果,编纂了《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了魏国变法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此后的战国变法中,几乎所有的变法皆受到了这场“李悝变法”的影响,甚至是一些变法直接以这场变法为蓝本进行的。

02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362年,那位一手结束了秦国乱局的秦献公去世,太子嬴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秦孝公即位之初,因秦国在此前的乱局之中陷入了困顿之中,魏国不断进攻秦国,秦国屡战屡败,而后虽有秦献公力挽狂澜,但收效并不大,各国因此轻视秦国。

面对各国的轻视,秦孝公深以为耻,于是便向天下发出了《求贤令》,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入秦,辅佐自己成就霸业。于是乎,商鞅来了……

秦孝公与商鞅在一番促膝长谈之后,擢升商鞅为左庶长(当时秦国非王室贵胄能够担任的最高官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商鞅变法”。这场变法的内容想必大家都在历史课上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笔者在这也就不再复述了。

03楚国:吴起变法

楚国,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是一个雄踞南方的强国,可是,在从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过程中,楚国与秦、齐等老牌诸侯国一般,迅速衰弱,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国内政变不断,使得曾经那个得以称霸中原的楚国,成为了一个积贫积弱的“老大帝国”。

公元前401年,楚悼王即位,国内政局动荡,三晋见此良机,大肆出兵攻打楚国,楚军一触即溃,丢失了大片土地,不久因外部势力的干涉,三晋与楚国议和,但是并未归还此前占领的楚国土地。楚悼王深以为耻,便想要寻求一位能够具有天下格局的变法人才来到楚国,辅佐自己率领楚国走向强盛。

公元前386年,因魏武侯的猜忌,吴起被迫离开魏国,来到了楚国,受到了求贤若渴的楚悼王的礼遇,吴起无以为报,便许诺余生愿为楚国奔走。在这种情况下,楚悼王将吴起拜为楚国令尹,执掌楚国军政大权,从政治、军事等方面对楚国的弊病进行改革,史称“吴起变法”。

04韩国:申不害变法

韩国,于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分封为诸侯之后正式建立,韩国的地理位置与魏国相仿,皆是四面皆敌的“四战之地”,此后数代韩君皆想带领着韩国走向富强,却皆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351年,韩昭侯重用法家术派的代表人物申不害,将其拜为韩相,主持朝政,负责在韩国进行改革变法。

在这场变法中,申不害在强调法治的同时,也将自己“术”的理念融入到这场变法之中,使得韩国一度走向强盛,有了“劲韩”之名。

05齐国:邹忌变法

公元前357年,一代雄主齐威王即位。齐威王即位之初,便开始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使得齐国本就不强的国力如江河日下,不久,大臣邹忌“以鼓琴见威王”,借用琴理劝谏齐威王,使得齐威王从享乐的生活中走了出来。

随后,齐威王拜邹忌为相,君臣二人携手在齐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变法,为齐国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政治体系,史称“邹忌变法”。

06赵国:胡服骑射

公元前317年,时任魏相的纵横家名士公孙衍发起了一场合纵攻秦之战,天下各国响应,但是而后因利益问题,齐国退盟,楚国按兵不动,而燕国又深陷内乱之中,无力出兵,公孙衍只能硬着头皮率领三晋联军进逼秦国函谷关。秦惠文王针对这一情况,命异母弟樗里疾率军出关迎敌,在修鱼重创三晋联军,赵国也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

在这场惨败之中,年轻气盛的赵武灵王见到了秦赵之间的差距,也看到了一场成功的变法带来了多大的成效,于是便自降封号为“君”,痛定思痛,开始效仿各国,在赵国掀起变法。

当时的赵武灵王见到胡人窄袖短袄,生活起居以及作战都极为便利,便以“着胡服”、“习骑射”为名,在赵国掀起了一场名为“胡服骑射”的改革变法。

07燕国:燕昭王改革(乐毅改革)

刚刚我们说到了,在三晋与秦国血战于修鱼之时,燕国深陷内乱之中。这场内乱是燕王哙禅让王位的燕相子之,太子平等人不服,率军进攻子之而引起的,而后,齐宣王趁火打劫,使得燕王哙、子之、太子平等人先后被杀,燕国几近灭亡。

赵武灵王见此,从韩国接回了燕国公子姬职,因赵国并不是齐国的对手,便让公子职前往秦国,向外祖父秦惠文王求援。跟齐国明争暗斗半辈子的秦惠文王于情于理都不愿意看到燕国灭亡,便调兵遣将,借道赵国,进入燕境,驱逐了齐军,赵武灵王拥立公子职为王,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之后,燕国经历了这场内乱,已然百业凋零,在这种情况之下,燕昭王修筑黄金台、千金买马骨,以示自己对人才的渴望。天下士子见到燕昭王如此诚恳,纷纷入燕,投奔燕昭王,在这些人之中,便就有乐毅。

乐毅与燕昭王一见如故,被燕昭王委以亚卿重任,开始在燕国掀起了一场改革变法,史称“燕昭王改革”,又称“乐毅改革”。

那么,在这些改革变法之后,各国的命运如何呢?

在“李悝变法”之后,魏国一跃成为了天下首屈一指的强国,一度问鼎天下霸主,却奈何魏文侯的后继者们目光短浅,葬送了魏国的大好局面。

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百年国耻得以洗净,国力蒸蒸日上,而后数代秦君励精图治,这才有了秦王政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出现。

在“吴起变法”之后,楚国一改此前的疲软之势,再加上楚悼王的儿子楚宣王、孙子楚威王父子二人的励精图治,为楚国创造了一个名为“宣威盛世”的鼎盛时期,使得楚国成为了当时的一流强国,奈何楚怀王父子的瞎折腾,楚国国力如江河日下,葬送了数代楚王奠定的霸业。

在“申不害变法”之后,韩国虽在一定时期内走向了强盛,但是因为申不害“术治”思想的影响,韩国君臣开始不思进取,整日只知勾心斗角,使得韩国国力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在阴谋诡计中走向了灭亡。

在“邹忌变法”之后,齐国走向了富强,而后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两度大败魏国,将魏国打落神坛,自己取而代之成为了天下霸主,却奈何齐闵王穷兵黩武,招致五国围攻,而齐襄王、齐王建父子又偏安一隅,使得齐国在安逸中走向了灭亡。

在“燕昭王改革”之后,燕国国力大增,而后又发起了诸侯会盟,几乎灭掉了不可一世的齐国,燕国霸业达到顶峰,奈何燕昭王突然离世,而燕惠王又与乐毅不对付,迫使乐毅出逃赵国,燕国霸业如昙花一现,迅速凋零。

在“胡服骑射”之后,赵国一跃成为了天下强国,在齐国衰败之后,又扛起了抵御强秦的大旗,奈何赵孝成王贪图小利,在尚未准备妥当的情况下,引发了秦赵决战,招致大败,元气大伤,最终亡于秦国之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