呓语说天下

多种次生疫情

好吧,新冠来了,在疫期隔离措施下除了口罩和消毒液的一度短缺之外,我们很幸运,疫情并未引发一个个隔离小区中的供水、供电、供暖故障或者下水道堵塞。现在回想起来,幸亏相关部门有紧急安排,否则断网或生活用品的断供将引发剧烈动荡。除了我们自乱阵脚的抢购,对来自主疫区者或新冠患者的歧视,是大多数人能想象得到的“次生疫情”。

“呐喊”也被口罩恶搞了一把

然而事情并不如此简单。一出出大戏演下来(通过手机新闻或电视播报),我们发现,板蓝根、双黄连的抢购和短缺已经不算啥事儿了;因中国婚纱制作厂的生产停滞,大多数欧美新娘们无法举办美妙的春夏婚礼了;还据说因福建石材和石雕产品生产和出口受阻,日本的墓碑也陷入短缺……抢购手纸这事儿听起来很奇葩,但想想也能理解:在一个电商渗透率不高的国家或者地区,由于单体大,价格低但运费颇高,歪果仁朋友还是得咬牙杀进超市疯抢。

澳洲被人们疯抢一空的卫生纸货架

2003年的SARS疫情直接催发了阿里和京东的爆炸式发展。这次新冠中得益的恐怕不是C端(客户端)了,而是从国家或者产业层面的被动加速和国家的主动引导。可以想见加热到刚刚好的5G啦、区块链啦、AI啦、VR啦、无人机啦、机器人啦等等……借着数字基建的东风,将有更快速、更大规模的发展。

互联网死角的裂缝

不管是顺势而为,还是逆势起飞,跨界转型还是挖掘周边,新冠的第一波应对动作算是“如鸭凫水,冷暖自知”:不论主动选择还是被动站位,一些岿然不动的互联网死角有了松动;曾经我们勾引也好,诱惑也罢,烧钱也算,套路也算,从前一直撞不出口子的那群人终于捏着鼻子下场了。所谓的数字鸿沟一瞬间似乎填平:比如被势利的互联网排挤的老年人,这次终于踏出无币交易甚至电商的第一步;滞后于城市的广大乡村的宽带、物流和电商有了国家撑腰终于动作了;端着架子的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体系也开了一些网络惠民的小口子……

在线直播、短视频、网络视频、网络游戏集体打出了标准动作,收割了它们原应获得的“大礼包”。直接脱胎于抢票APP的专门抢口罩的秒抢助手也只能算合理山寨成功,甚至曾成绩平平的钉钉也一波三折地进入了中小学课堂……比较而言,一些大医院的APP使用情况,在本次疫情期间有了“虽未必稳定却也令人刮目相看的”进步。曾经举手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的肿瘤医院,不接受网上挂号,不接受预约……现在好歹开通了微信预约,甚至有在线医生坐镇呢!

手机问诊几乎是必备技能了

自助者的华丽转身

实体经济遭受重创,餐饮业尤其哀鸿遍野,我们在主流媒体中也常见到。或许本次疫情后,中餐文化的网络时代已和分餐制联袂来临了!众多声名远播的名牌餐厅,在这一波销售转型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也或许是犹豫不决,反正其活力显然比不上奋起改卖半成品、服务员变身送餐员的小饭馆儿!

除夕夜,《囧妈》火线撤档并果断上线免费播出。这波操作从反应速度、对策精准度,口碑收益及品牌延伸的大局观上,无疑都非常精彩!这才是新冠期间晃了我钛金狗眼的风骚操作。因为“囧妈”的转向,电影市场春节档的急冻,迅速转化为中国电影市场形态的涅槃重生。将灾害变为转机——令人拍案!

几乎没啥感觉的护肤品牌林清轩更是一战成名,风头无两。其创始人孙来春在情人节过后的2月15日向阿里发表了一份公开信介绍了自己公司的成绩,说从初一到初七,受疫情影响,林清轩线下门店业绩崩塌,销售额下跌了90%;为挽救全国337家门店和2000多员工的就业,孙春来2月1日开始淘宝直播卖货,1600多名线下导购全面在淘宝直播上转型“云导购”;半个月后事情发生大反转,疫情不仅没击败林清轩,其业绩反而增长了45%,其中线上销量超9成。——硬生生地打造了一轮企业自救的励志故事。

林清轩的全员直播大火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重构

面对铺天而至的新冠大锅,不论接锅手法高明还是低劣,大家都已打完第一轮规定动作,于是次生灾害便凸显出来。疫情引发的心理创伤,被殃及池鱼的其他慢性病治疗无奈延迟,残疾人的利益损失,物理上的硬隔离导致的伦理问题,甚至被虐待、伤害或遗弃的宠物也让人心生悲悯……

疫情下对密切接触的“恐惧”会绵延成为习惯,不仅召唤出来“公筷公勺”这种餐饮礼仪,也会重新定义人与人的安全距离,以及对非接触方式的依赖。逐渐解封过程中,公园的预约游赏和体温快测系统恐成常态,更遑论机场、火车站、地铁、电影院、购物中心等这样人流密集的大型公共场所。健康码的普及、打通和升级也成常态。似乎我们自己已经不能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情况,需要手机告诉我们?!

疫情下的民生百态

这种次生疫情对应的社会行为甚至伦理变化,可能重构社交文化;而新冠时期的“中国模式”输出之后,中国文化的顺势输出也不是痴人说梦。面对新冠疫情打出规定动作的应对只是上半场,打通次生疫情的痛,才是下半场!

风来了,您在做什么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