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不会撒谎的,卢比和人民币汇率是10:1,100万亿,差不多就是10万亿人民币。

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大,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加快货物的流转,可以把更多的人联系在一起参与经济分工,从而使得经济更紧密,更有活力。

如果这件事情光印度人来做的话,确实不太可能成功,但是印度+日本呢,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日本为什么来印度投资基础设施

日本开始在印度基建中频繁出现。而且不仅仅只是印度,日本准备扩大自己的亚洲影响力,其意图十分的明显。

印度具备后发优势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发展中国家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就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增长,这是很确定的。

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印度人口总量目前已超过12亿,且大多数人口处于贫困状态。2018年印度出生人口1700万,印度人子女众多,没有啃老的条件,不去工作就坐等饿死,所以印度的净劳动力很高。

不解决就业问题,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民众脱贫任务艰巨。而要解决就业,就需要发展制造业,而制造业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

日本具有海量低息资金

大家知道美国国债有22万亿美元,是美国GDP20.49万亿美元的107%,而日本的国债规模是GDP的221%,所不同的是美债利息高,而日本是长期低利息。

日本的海量低息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投往海外长期项目,而印度的基础建设项目具有长期性,资金需求量大,前期风险较高等特点,印度是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基础建设需要国家信用作为担保,不适合企业投资,却很适合日本的国债资金投资。

日本人布的什么局

日本人投资印度绝非看中基础建设的利润,毕竟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很多地区经济非常落后,而且观念也很落后,基础建设不但不是肥肉,甚至可能是坑。那么问题来了,日本人是来印度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吗?

印度的经济开始起来

08年GDP增速3.89%,09年8.48%,10年10.26%,11年6.64%,12年5.4%,13年6.39%,14年7.41%,15年8.15%,16年7.11%,17年6.62%。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印度GDP今年将超3万亿美元,越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到2032年,印度可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印度开始被卷入国际大分工

印度有比较好的高端教育,2006年《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印度理工学院名列前50名,工科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麻省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但是印度的大量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印度经济刚刚开始被卷入国际大分工,印度现在整个制造业和产业链的生态才刚刚开始磨合,远未成型。

印度简化了进出口手续,实行比较自由的进口政策,取消政府出口补贴,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外贸管理制度,通过外贸进出口和吸引海外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印度经济后面还有加速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突破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制约。

日本投资印度最重要的原因

日本深耕制造业上游多年,尤其在基础材料,连欧美都难望其项背,已经获得了制衡产业链其他环节的绝对控制力,这次的日韩争端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日本制造业就有如一位工程师,手里握着图纸,现在需要多一些选择来挑选人做事。

日本如果和印度深度合作的话,五年的时间就可以把印度培养出来,印度人口众多,可以担负全产业链的替代作用。越南毕竟人口和地域广度都不够,越南是很难打造全产业链的。

很多人不服气,觉得印度人懒,不是好工人的底子。接下来天下会会天下就和你们聊聊印度人为什么懒。

五年后的印度将是劲敌

如果印度真的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把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了,印度的海量人口加上日本的海量资金和经验,印度的全产业链水平将会飞快追赶。

等到印度全社会深度融合到国际分工的大潮中,制造业和产业链的生态系统趋于完备后,印度产业开始升级换代之时,经济还将迎来高速高质量发展。

不要小瞧任何人,人都是一样的,能走出同样的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