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6月18日,吴晗拿着一份拒绝接受美国面粉的声明书,来到了一个已被饿得皮包骨头的教授的家中。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这个年仅50岁的教授连说话的声音都非常虚弱…

这个教授不是别人,正是我们都熟悉的朱自清。

毛主席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中国人是最有骨气的,并列举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例子。而后来虽然大家都知道,朱自清的死更多的是疾病的原因,但却和他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有很大的关系。

抗战前后那些年,到处兵荒马乱,饿殍遍地。虽然身为大学教授的朱自清生活状况要比普通百姓好一些,但也高的有限。再加上他常年嗜酒,患有胃病,家中还有八个拖油瓶,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的胃病开始一日重似一日。

按照医生的嘱咐,朱自清每顿只能吃少量细粮。可是粗粮都吃不饱,细粮就更加无从谈起。当时很多人为了活命,要么去黑市买粮,要么就接受美国所谓的”救济粮”。这种粮食有很多种,其中朱自清养病需要的细粮,要凭票购买。

在当时一票难求的局面下,清华大学的一批爱国教师起草了一份《百十师长严正声明》,表示为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

当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吴晗拿着这份声明找到朱自清时,朱自清已经病入沉疴,连床都下不了,再加上家中还有八个孩子需要抚养,如果拒绝在这份声明上签字,大家也不会对他有所谴责,但是朱自清依然毫不犹豫地在声明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为严重的胃溃疡导致胃穿孔,在北大医院去世,享年50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