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伟大圣明的皇帝康熙就留下了一个对清明公正的大臣的赞赏名誉,清官第一,而在将近300年时间的清朝历史中,文武百官的官臣大臣数不胜数,其中被康熙的此项赞誉的清廉大臣更是不少,今天就要说一位曾经被誉为清官中的第一清廉大臣,于成龙。

一、年少有志,勤奋好学

于成龙在年少的时候就非常的好学,不懂就问,对知识的追求更是比同龄人更高,由于从小就接受家中最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他的品性与性格非常的正直,于成龙总是给人一种刚正不阿的气场。根据历史书籍中的记载,他不经常与人谈笑或者说话,但是他的才能和智慧却引人注目,每天努力刻苦,做事行云流水,再加上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所以当时他的父亲也是主要指导于成龙的学习的人,后来民间也是流传着于成龙一段学习中发生的一件有趣的故事,便能够看出余成龙的品性和才能。

二、一段往事,成就少年

当时于成龙还仅仅是一个乳稚未脱的少年,当时他的父亲于时煌对他的儿子于成龙要求非常苛刻,不仅十分的严格,而且经常要求于成龙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去读书,读各种书,读透书,各种子,经,史,记来回阅读,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推移,于成龙在这样的书香的熏陶下,逐渐成长,渐渐地,于成龙也是学富五车。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让聪明的于成龙感觉到十分的枯燥,终于在某一天,于成龙实在是接受不了这样枯燥的学习生活,便将自己心中的烦恼,怨气向父亲倾泄,把书一合甚至将书甩给了他的父亲于时煌,大声地对他的父亲说:“虽然这些书有成千上万卷,但也仅仅只是局限于四个字罢了”他的父亲已经问其是哪四个字?于成龙回答道:仁义礼智,此时他的回答,却让他的父亲感到了非常的震惊,甚至于时煌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年纪尚小但是思想却是超前。

三、走上官道,恪尽其责

在1661年顺治18年,于成龙怀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以不为温饱为志和勿丢天地良心的信仰,接受了当时朝廷的任命,在接到了命令后便出发前往非常遥远的广西,在广西一个小小的县城当县令,然而当时的罗城县才被清朝统治了不到两年,当下的政治局面没有得到十分的稳定,当时朝内也是有许多官员不愿意主动申请到这个地方去当县令,而当于成龙到达罗城县政府时,也是被当时的罗城县的情况震惊到了。一个堂堂县令官府也仅仅只是由几间破烂的茅草屋组成,一个县城也仅仅只有几家住户,条件非常的恶劣,简直是一片荒芜之地。当他到达罗城县时,他的属下和官员有许多因为疾病而死亡,还有的因为接受不了当时的生活条件,一个个逃走了,然而于成龙却下定决心,勤俭节约,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进行改革。

四,为官清廉,享誉一生

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同寻常的恶劣,他每天吃饭都是在一张由泥巴做成的桌子上吃的,而且还要蹲在地上。为了节约粮食,每天仅仅只吃两餐,有时一天也只是吃一餐,就是在这种十分困难的环境下,于成龙却仍然恪守他的职责和他的心中所念。由于于成龙的能力突出,罗城县的生活环境条件也得到了许多变化和改善。由于当时县城由于贫困发生过许多盗窃案件所以百姓经常感到惶恐不安,而于成龙所实施的感化政策,也是对百姓的安抚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和效果。于成龙重视农业的生产,就大力实行了多劳多得的政策,改变了当时人们懒惰的习惯。

使人民受到了极大地鼓舞,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农业生产中。每年在田间巡行时,于成龙都会对当地的百姓和农民慰问,使得他在当地的百姓中得到了很好的评价,而且当地的百姓也是十分地拥戴他,在四川为官时,由于当时经历着战争,许多百姓因为生活的困而苦民不聊生,于成龙便减少了当时的税收,减少自己的花费,将省下的花费全部给老百姓了,有一次他的儿子从千里之外的老家来到四川看于成龙,顿顿给儿子吃的是青菜和豆腐,临走时也只是将自己留了很久的一只咸鸭割了一半,送给了儿子,被后人誉为最伟大的清官。康熙23年,于成龙在任上去世,一生也仅仅留下了一堆破旧的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却让后代首屈一指,记入史册,誉为清官第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