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康熙皇帝回覆鄭經的一段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鄭經要求臺灣像琉球、朝鮮一樣稱臣自立,清軍不能登陸臺灣島,自己也不剃髮。康熙嚴詞拒絕,理由是琉球和朝鮮自古以來就是中華的藩屬國,而臺灣則是中國的一部分,不能允許它漂離在版圖之外。

因此,清軍和鄭氏軍隊對峙22年最終將其吞併,但對於近在咫尺的朝鮮半島、中南半島則沒有吞併的野心。康熙的答覆固然有臥榻之旁不容他人鼾睡的道理,但我覺得這位帝王和很多歷史人物一樣,總免不了回頭看看模仿先人的性格色彩,他模仿的就是明朝的藩屬國羈糜統治構架。

在大金國崛起最後改名大清的過程中,女真族人眼中的世界就是以大明爲中心、衆多藩屬國衆星拱月的大體格局,在女真族高層統治者的理想中這是最合理、最正常的統治模式,自己取代大明後也應該延續這種統治結構。

(康熙眼中的世界,一個帝王肯定懷揣着統一這片陸地的雄心壯志)

而且,女真族不足百萬人口,它想統治幅員遼闊的帝國疆域,是絕對少不了羈糜政權存在的,比如順治時代的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和孔有德、王輔臣等等,他們實際上都是類似於李氏朝鮮、莫氏越南之流的羈糜政權,也就是說清軍連直接控制雲貴、嶺南的能力都沒有,怎麼可能會再次分兵去佔領李氏朝鮮和莫氏越南呢?

在大清統治者看來,自己能穩坐中原富饒之地就已經很不錯了,既然明朝在最強盛的永樂、嘉靖、萬曆時代都沒能併吞宇內、統一世界,大清又何必自找沒趣呢?所以從順治到康熙、雍正、乾隆等清朝帝王都不願意吞併那些自古以來就對中原王朝稱臣納貢的藩屬國。

(皇太極征服內蒙前,不太可能對朝鮮動刀)

清朝征服李氏朝鮮確實發生過,而且是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位君主前後進行的,著名的大清權臣鰲拜也是在攻克朝鮮江華島的戰役中一戰成名,但清朝始終沒有真正吞併這塊土地,只是將其作爲藩屬國榨取資源罷了。

努爾哈赤是個大忙人,他只是派遣阿敏領兵教訓一下朝鮮,確保自己跟大明、蒙古作戰的時候,背後不至於被捅一刀,一旦確保自己的安全後,他都懶得去想背後有朝鮮這個地方。

(向皇太極俯首稱臣的仁祖李倧)

皇太極親自帶兵征服朝鮮是爲了立威(征服朝鮮的事皇太極早就幹了),以確保自己的皇位穩固、團結各懷鬼胎的女真諸將領,因此他的這次用兵確實比努爾哈赤狠得多,比如他強迫朝鮮國王遣送50萬人到大清爲奴,外加大量的朝鮮財富,作爲自己的恩德廣泛波及女真各部(潛臺詞:跟着我能享福)。

另一個理由是清軍沒空去征服兩個半島。

衆所周知,大清入關後一直面臨廣泛的反抗勢力,反清復明的口號幾乎從沒間斷過,清朝在軍事上不斷高壓鎮壓起義、在文化上大搞文字獄、拼命證明自己的合法正統地位,這些事足夠乾綱獨斷的皇帝們操勞了,因此大清國其實並不願意開疆拓土(清粉別罵我啊,一家之見)。

(大清入關後的形勢圖,清帝國直接統治的地區不包括閩、粵、滇、黔、桂等地區,很多封疆大吏也都擁兵自重,可見皇帝根本沒有心情去招惹朝鮮和越南)

一開始大清國只有滿洲、內蒙古、漢地十八省,康熙時代準噶爾蒙古已經把首都遷到烏蘭布了,這裏距離京師只有300多公里之遙,可以說是近在咫尺!忍到忍無可忍的康熙才選擇對準噶爾開戰(康熙對胤禛、胤礽寧可忘了自己的年齡也不能忘了噶爾丹對年紀)。

(準噶爾壓的大清喘不過氣)

準噶爾汗國是大清朝的主要對手,可以說是如鯁在喉,康熙平定漢地後疲於應對,也無心無力向中南半島、朝鮮半島擴張。

(康熙末期和雍正時代的大清版圖,可見它仍然沒有閒工夫去收拾越南和朝鮮)

清朝與準噶爾的戰爭持續了100多年,在康熙、雍正統治的80年裏始終與它糾纏,直到乾隆王朝才徹底擊敗準噶爾(1757年),此時距離中原王朝上一次統治西域已經過去了1000年之久!

即便是乾隆滅掉了準噶爾,他在西域的統治也不牢固,最有名的就是大小和卓的叛亂戰爭,爲了牢固控制西域,將中原王朝的防禦最前線推到伊犁河谷,常年在西北方向保持高壓統治,直到列強們從海上進犯都不敢鬆懈,這嚴重限制了大清朝對其他地區的兼併戰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