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埋故紙,子鈺說歷史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大文學家魯迅對《史記》的讚美之詞,史記作爲漢朝以前最權威最詳細的史書,在我國史學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從《史記》中有關項羽的記述與描寫,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本人對項羽有着明顯的粉飾行爲在裏面,單從這一點來解讀分析,《史記》就不能被稱之爲“無可挑剔”的正史。

當然,我們不能單純從這一點就矯枉過正,去質疑司馬遷《史記》的權威性。實際上,在其著作的《史記》上有很多有失公正,或者說錯誤的地方。導致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一,因爲年代久遠,司馬遷很多史書記載也是根據他人口述整理而來的,難免會出現很多錯誤;二,司馬遷受當時大環境的影響,在其著作中融入了很多類似神話的故事在裏面,這是時代的侷限性導致的;三,司馬遷也是肉體凡胎,其評價的人物也會受到個人情感喜好的影響,從而做出有失公允的事情來.....

下面就這幾點我們分別舉例說明。

01一,個人情感導致的錯誤

可以絲毫不誇張的說,在司馬遷所作的《史記》當中,最具悲情和豪邁的歷史人物當屬西楚霸王項羽了,並且司馬遷還破格的將項羽列入帝王傳紀裏。

翻開《項羽.本紀》的有關章節,我們可以發現司馬遷的筆下幾乎都是在寫項羽如何的奮勇殺敵,如何的百戰不勝的。就連項羽兵敗身亡的垓下之戰,司馬遷都把項羽英雄落幕都寫的淒涼悲壯,極具英雄主義色彩。甚至可以直接怎麼說,司馬遷完全是項羽的忠實粉絲,在司馬遷眼中項羽就是個無可挑剔的神人。

垓下之戰油畫

作爲史學家不是不可以有自己的喜好,但是過分的偏愛,甚至所寫內容都已經明顯失實,就實在講不過去了。

在垓下之戰中,作爲項羽的落幕之戰,司馬遷用盡了自己的想象,把項羽的神威展現的淋漓盡致。比如當時項羽被漢軍圍困,準備突圍。項羽第一次突圍時,手下只有28人,他們面對的是五千漢軍。第一輪衝鋒下來,這28人分成四組,把漢軍殺人仰馬翻,而項羽方付出的代價,僅失去兩員士兵。

其實,稍微動動腦筋想想這也不可能,這種情節只可能出現在電視劇中,司馬遷完全的神話了項羽和他的團隊。我們簡單做一個數學運算,28個人就算都如項羽那樣勇猛驚人,但面對1:180的比例對抗,你想想可能嗎?就算穿越到現在,給他的手下每個人一把槍,開槍打也來不及。所以,在我們讀這段記載的時候,全當文學作品來看就行了,切莫當真。

其實,司馬遷如此鍾情於項羽,很多時候是因爲司馬遷和對方惺惺相惜。知道《史記》創作背景的都知道,司馬遷當年因爲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說清,被漢武帝憤怒之下施以宮刑。失去男兒之身的司馬遷內心的悲憤之情可想而知,後來爲了完成自己父輩幾代人的夢想,他帶着極大的屈辱創作了《史記》。

我們可以想到,在人生最失落的時候,他肯定會把自己曾經的美好希望,甚至無奈改變現實的痛苦情緒,寄託在歷史人物中。現實中自己活得越是悲屈,他越會把自己所希望的能量寄託在自己筆下的人物身上。很明顯,項羽就是在作者本人在這種心態下創作的人物。

可以說,被誇大的項羽就是司馬遷一直嚮往的樣子。我們在項羽身上,可以看到一個無法改變當下,但又不甘心忍受屈辱人的心態。

02二,借歷史人物抒發個人情感

其實,司馬遷不單單是對項羽情有獨鍾,在他的著作中有很大的篇幅流露出他對自我身世的喟嘆。很多時候作者會通過其筆下著作的人物,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可以說他筆下的種種人物的形象,都是來自於其內心的真實寫照。

比如在《蘇秦列傳》中,作者寫蘇秦師從鬼谷子以後,開始周遊列國想要建立功名。但怎料初次求仕的蘇秦屢屢碰壁,各國諸侯並不是太待見於他。於是蘇秦迫不得已的回到家裏,但是對於這個百無一用的書生,蘇秦的嫂子對他很是煩厭,在內心相當看不起他。

好在蘇秦並沒有在衆人的輕視下,放棄自己的宏偉夢想,在其“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下,飽讀詩書的他又一次開始巡遊六國的歷程。這一次,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身揣六國相印的蘇秦回到了家鄉,一時間風光四起,周鄰人都是羨慕不已。

當初桀驁不馴的嫂子,現在也變得客氣有佳。她看到嫂子卑躬屈膝的樣子,蘇秦詢問嫂子緣何如此尊敬於他,其嫂言:“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曰:“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衆人乎!且使我有雒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這句話的大意就是,若我當初有緊靠京城的良田200畝,我便輕鬆當富翁了,哪裏還來了今日苦讀後的六國相印?

但司馬遷在史記中引用蘇秦這段歷史的時候,所源用的材料《戰國策》中,全文卻是這樣寫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當初我潦倒時,妻不以我爲夫,嫂不以我爲叔;如今我有權有錢了,人人都怕我、巴結我,可見做人不可無權勢。

但凡遇到一個有才能的人士,在受到他人屈辱的時候,司馬遷總是不吝筆墨的着重去寫,反正在他筆下受到屈辱的人最後都輝煌騰達,建立了不朽的功業。在他的筆下,這些人都是爲了成就大業,而忍受一時的屈辱。在他們功成名就之後,也會按照司馬遷的個人情感來進行復仇報恩。

將軍臺,韓信封將時的天台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韓信胯下受辱事件的描寫。當年韓信作爲一個不受待見的慵懶書生,在家鄉整日除了讀書,基本什麼事情也都做不了。一日受到街上面一個屠夫的屈辱,讓他從其褲襠下爬過,要不然雙方拼命。最後爲了息事寧人,韓信這個堂堂七尺男兒竟然真的從別人褲襠底下穿過。

後來隨着韓信輔佐劉邦建立功勳以後,成爲萬戶侯以後,並沒有殺了當年屈辱自己的流氓,反而讓他做了中尉——漢朝時的中尉在諸侯國中是掌管軍事的最高長官。其實,仔細讀完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看出這就是司馬遷內心自己的寫照。

他在內心告訴自己,眼前的屈辱只是暫時的,終將有一天他會撿起這份丟失的顏面。

韓信

03三,時代大背景的限制,有些片段,後人只可當童話讀

如果說司馬遷對項羽等人的悲情描寫,是爲了渲染強烈的英雄主義,那麼司馬遷對劉邦在《史記》中的描寫,很多時候就過於誇張,或者完全被神化了。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司馬遷作爲生活在漢王朝統治下的臣民,他要想完成著書立傳的目標,就必須要迎合當朝的政治任務。於是,美化劉氏集團的政治任務是他必須要做的。當然,用自己的史筆美化政權領導人,是每個史官所必需要學會的本領。爲了顯示出劉氏江山的正統性,司馬遷着手開始神話劉邦,把他描繪成真正的“龍的傳人“。

司馬遷在描寫劉邦母親生劉邦場景時是這樣寫道的,一日,劉母正在田間勞作,這時天上突然一條白龍伏在劉母身上,劉父看到後驚訝不已。在這之後不久,劉母便懷孕生下了劉邦。這句話傳遞出來的訊息,就是爲了證明劉邦是真命天子。他怎麼做的目的,其實就是爲了迎合當朝,在表述劉氏江山獲得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劉邦

關於劉邦真的是龍所生的這一說法,不用多想就知道有多假,它完全的不符合常識。其實,這也不能完全責怪司馬遷。單純的說龍這種祥瑞,在古人眼中因爲科學的侷限性,他們一致認爲世間是有龍的,就連在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關於到底有沒有龍的爭論還一直在存在。

而司馬遷作爲2000多年前的人物,其實也是有着大環境背景下的知識侷限。漢朝時期的百姓,在官方權威人士的宣傳引導之下,百姓對於龍的存在基本是毫無疑問的。而司馬遷作爲那個時代的一員,不可能突破時代發展的眼光,去質疑真龍是否存在?再者,史學家修史最大的一個工作就是美化當朝,抨擊前朝。司馬遷作爲食漢朝皇糧的史官也概莫能外。看到這也就不難理解,司馬遷爲何會將這一極不靠譜的事情記錄到正史當中去了。

除了劉邦是真龍所生以外,在《史記》一書中司馬遷對劉邦大腿上的72顆黑痣的描寫,也堪稱神來之筆。在史書中,司馬遷對劉邦大腿上的這些黑痣做了更爲傳神的描寫,認爲他是天賦秉人的象徵,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劉邦的神祕。

神話傳說中龍的形象

其實,仔細讀這段記載依然是相當的不靠譜。依照現如今人們的科學常識,劉邦大腿上的黑痣很可能是一種皮膚病,和奇人異象實在牽扯不出什麼關係。再者說司馬遷生活的漢武帝時代,距離劉邦所處的高祖時代已經過去百餘年,司馬遷本人也從未見過漢武帝本人。且劉邦貴爲天子,即使見了,也不太可能讓別人抱着大腿數到底有多少顆痣。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面對如此生動傳奇的傳聞,作爲史學家的司馬遷當然不願意放棄如此好的例子,因爲這樣既可以豐富自己的著作,還可以迎合當朝。於是乎,這段不靠譜的歷史纔會進入正史。

04個人情感作祟,司馬遷看漢武帝——侍從眼中無英雄

除了一些光怪陸離的記載,總體上來講司馬遷對劉邦的記載還算公正,並沒有太多的個人感情色彩帶入。然而對於當朝的漢武帝,司馬遷就沒有那麼心平氣和,如此公正的去寫這段歷史了。翻開《孝武本紀》關於漢武帝的記載中,司馬遷不惜用萬字筆墨對漢武帝進行了評價。可以說,在這上萬字的語錄中,幾乎全是對漢武帝的批評之詞。

在語錄中,司馬遷對漢武帝執政以來爲了出巡行祭祀典禮,在沿途奢靡修建帝王行宮,大興土木,浪費民脂民膏。反正,在司馬遷的筆下,漢武帝被一改當代人對其千古一帝的看法,完全是個不靠譜敗家的皇帝。

看到這裏,很多人覺得司馬遷敢於直言不諱的抨擊當朝天子,司馬遷確實給人一種秉筆直言的形象。但是深知司馬遷與漢武帝間隙的人,都應該清楚司馬遷這樣做有着很大的嫌疑,是對漢武帝的個人情感報復,有意抨擊當朝皇帝。

漢武帝操練水軍雕塑

在對漢武帝的評價當中,司馬遷不惜耗費大量筆墨,對漢武帝“信奉鬼神”、“求仙問丹”、“封禪祭禮”、“蠱惑之亂”等不光彩的事情,且篇幅巨大,而像“遠征匈奴”、“廣開三邊”等一生偉業,反倒成了陪襯。作爲後世之人,我們公正的看待漢武帝本人,他也是漢朝乃至中國歷史上頗有作爲的皇帝。漢王朝正是在他的手上,走上了強盛繁榮的道路上。然而司馬遷把漢武帝的功勞都視而不見,而那些特殊癖好卻被司馬遷無限放大,這很難不讓人認爲這是司馬遷在假公濟私,發泄個人不滿情緒。

漢朝風采

其實,司馬遷如此看不慣漢武帝多基於兩種原因。一,雖然不可否認漢武帝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難得的有作爲的君王。但是畢竟漢武帝也是凡胎肉體,也有着執政時期的昏聵時期。但是從古語“侍從眼中無英雄”來看,司馬遷對漢武帝的評價也是事情發展的必然。

在16世紀的法國,學者蒙田就曾說過這樣的話:“人爲其侍從所敬者,鮮矣。”再後來,美國學者愛默生對這一理論有着更爲深刻的認知,在愛迪生看來“奴僕”的心目中,“每個英雄終成厭物”。

其實導致“侍者”眼中無英雄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爲作爲英雄身邊的僕人,他們總是與自己的主子朝夕相處,而作爲主子身邊的侍從,主人在私底下也會放棄高高在上的威嚴感,這個時候主子的優缺點就會一覽無遺的展現在侍從眼皮底下。

漢武帝

這個時候世人眼中無與倫比的神,在侍從眼中也就是那樣。於是乎,那種原有的神祕崇敬之情,就會消失殆盡。很多時候我們看身邊的偶像明星們,他們的生活之所以搞得總是很神祕,我們就會在外界輿論的主導下,對偶像變得更加崇拜,一旦神祕的紗窗被捅破,那麼原先的崇尚之情就會消失。

不光原來的認知會被推翻,對於侍從而言,他們還會把主人原先的光輝事蹟選擇性視而不見,對其缺點逐步放大,直到他內心的氣憤完全消失爲止。

蒙田

司馬遷作爲生活在漢武帝執政時期的一名史官,和他之前所描寫的歷史人物相比,他會有着更爲真實的切身體會。正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作爲朝廷供養的史官,他的中心任務就是匡正皇帝的過失。作爲一名合格的史學家,是不能懼怕權貴的。再加之,漢武帝執政期間確實做過不少勞民傷財的事情,這點司馬遷對其抨擊也是無可厚非。

如果說導致司馬遷對漢武帝多加批評的一種原因,是出自於職業的操守,那麼第二個原因就是出於泄私憤了。

古時戰場場景圖

這還要從李陵事件說起。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繼承了祖父的英勇,李陵率領的漢軍在與匈奴的決戰中,多次取勝。但在後來的一次戰役中,李陵所部與匈奴人廝殺8天8夜,最後還是戰敗。作爲將領的李陵也被活捉,且最後投降了敵人。

按理來說兵敗乃軍家常有之事,皇帝也不會對此過分苛責什麼。但不料此時的漢武帝正處於極度窩心氣憤的時刻,一來外有李廣利兵敗、李陵投敵,大漢顏面頓時掃地;內有國家征戰匈奴導致窮兵黷武,百姓民不聊生、漢初幾代帝王攢下的國本,在武帝時代也國庫空虛,這時的西漢王朝雖然表面上風光依舊,但疲軟之勢已然顯現”,再加之在漢武帝執政時期,西漢王朝又迎來了大面積爆發的農民起義。

漢武帝的陵墓茂陵

一下子,如此多的不順心事都堆積在一塊,漢武帝內心的愚蒙可想而知。這時李陵投降匈奴的戰報傳來後,就像一根稻草壓倒了漢武帝最後的忍耐力,怒不可遏的漢武帝直接下令夷滅李陵三族,全然不顧李陵祖父李廣對漢朝的忠心。

這個時候司馬遷開始不顧漢武帝的憤怒,勇敢的站了出來替李家說情。怒不可遏的漢武帝,竟直接判處了司馬遷死刑。當時的死刑有兩種方法可以化解:一是花錢贖命,二是接受宮刑折磨。考慮到自己的《史記》還沒有完成,再加之家裏面也實在拿不出可以支付的錢財,最後迫不得已的司馬遷才接受了施以宮刑,這對於一個男人而言是極大屈辱。

做完了這些,司馬遷還不覺得解恨。他還不懷好意的將司馬遷安排在了太史令這個職位上,這個職位是漢武帝用來有意羞辱司馬遷的。

漢朝時的宦官俑

太史令,通稱太史公,它是漢武帝時期新設的官職,主要掌管天時星曆,在武帝時期,這一官職多由太監擔任,司馬遷被施以宮刑以後,雖然失去了男兒之身,但和名義上的太監還是有區別的。這其實是漢武帝有意羞辱司馬遷,讓天下人都知道司馬遷是個殘缺之人。這種無形折磨,只有當時“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爲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覆上父母之丘墓”的司馬遷纔可以感受得到。

基於此等情況,司馬遷是作爲常人對漢武帝的不滿之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