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以来,悬疑犯罪剧集迎来了井喷。《十日游戏》后,就是此前备受期待的《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小说《坏小孩》。

上线第二天,豆瓣分数飙升到9.2,今年国产剧集的最高分。秦昊、张颂文、王景春和3位小演员的演技被大家频繁提起。摄制上各方面的硬配、软配又都能让人联想到几年前“紫金陈IP”的上一部《无证之罪》的水准。

当年《无证之罪》开辟了网剧的短剧模式,宣告了网剧也能拥有极高的制作水准和深厚的探讨面向,是一部拥有行业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但在那之后冒出的绝大多数悬疑网剧,都离《无证之罪》有着不小的距离。

现下的这部《隐秘的角落》,算得上第二个《无证之罪》,甚至有超越之处。

剧集的开篇就是一场血案。秦昊饰演的数学老师张东升,借机假意带岳父母旅游,在山顶突然将两人推下山崖摔死。

张东升在家中是个没有地位的上门女婿,与妻子感情破裂,一旦离婚,几乎是净身出户。常年受损的自尊所埋下的怨气和对妻子家财产的觊觎,令他设计了这场“完美犯罪”。

但与此同时,这一幕被三个孩子无意中摄像,双方随即开启了博弈。两具尸体只不过是开启这个暑假的钥匙,两个家庭随后被连环命案席卷。

自此,剧集和原著逐渐走向了岔路口。

实际上,最初看到《坏小孩》要改编成剧集的消息,我是不敢置信的,因为《坏小孩》这本书几乎是踩着审查的红线走。它也得亏是出版得比较早(2014年),放这两年的话很可能无法面世。

如何形容这本书呢?撇开文笔的孱弱、细节上的些许毛糙等显而易见的缺点不谈,它首先是一本结构上令人心惊的作品。

与绝大多数的推理小说写法所迥异的是,紫金陈把每起命案的凶手、动机、手法这些环节都直白地摆在我们面前,间或带有说明性的心理描写,几乎没有任何隐瞒。他只隐瞒了一个人物在中后段的心事,就让整个故事在最终突然迎来了巨大的逆转。

而更加惊世骇俗的,则是书的内在精神。其所呈现的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都浸透了一步步走向极端的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一连串案件里都呈现出了各自不同属性的恶,简单亦或复杂,灵机一动亦或老谋深算。

两位主人公朱朝阳与张东升互为镜像人物,后者所实施的谋杀手段,前者马上就能模仿借鉴,并且还能通过后者的手让自己变得干干净净。

某种意义上,张东升就是朱朝阳内心里的“隐秘的角落”,其他配角则是起着各自推波助澜的作用。

成人世界充满了算计与冷漠,进一步地逼迫着谋杀的筹谋。千奇百态的恶在经过排列组合后碰撞在一起,才引发出了每个环节的巧合。九具尸体如多米诺骨牌般排列,一块接着一块地被残忍推倒。

也正是通过对这些恶的刻画,我们得以反思成人乃至整个社会带给孩子们的巨大伤害与坏影响——孩子们犯下了谋杀的罪责,但他们手里的刀是大人递过去的,并“以身作则”地让他们狠狠攥紧。

书中一个令人心痛的细节是,孩子的这方阵营每次在策划谋杀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想到初中《社会政治》课本里的一句话:未满十四周岁者无刑事能力。

当看到成人世界里的围捕厮杀、残酷狠烈后,他们不仅能模仿得像模像样,更能利用成人的势力为己所用。他们的底气就是,哪怕最后被发现,也不怕警察、不会入狱,何况最终的布局者朱朝阳拥有着极高的智力水平。

这种人物形象的前后重大转变,以及对社会规则的内在破坏与利用,让人一回想就不禁毛骨悚然,却又能对他们的行为产生进一步的理解。

一部推理电视剧的基础便是故事背景的环境设计。《隐秘的角落》讲故事背景设置在千禧年前后,手机诺基亚大卖的年代。故事框架距离现在的电视剧观众相差20年之久,让人产生怀旧感,迅速吸引剧迷的的怀旧心和“窥探欲”,渴望开启十年前发生的“陈年旧事”。从心理学上来看,“怀旧”,最早源于希腊语的nostos和algia,前者有“返回家园”之意,后者表示一种痛苦的状态。顾名思义,就是指“渴望回家之痛苦”。

导演在时间上的设定非常先锋,作为一个病理学用语,最初指的是“思乡病”,包含沮丧、抑郁,甚至倾向自毁等情绪的疾病。后来,“怀旧”这个词才逐渐远离医学范畴。

因此故事开篇,就通过“千禧年怀旧”进入“重构”,让观众跟随剧情,慢慢重构当年故事,从而产生认同。

认同之后产生“贴近感”,第一时间增强了观众“真实性”的感官。

电视剧比小说的故事设定更为细腻。导演将小说中的宁州,直接设定为中国粤语地区的南方海滨小镇。电视剧的环境被营造得极具生活化,燥热的气温,湿润的空气,嘈杂的社会环境,喧闹的忙碌人群,偶尔在人物对白之中添入粤语、潮汕话对白、邓丽君经典粤语歌曲等。

全局配乐极大程度上辅助了演员的表演。这也是电视剧基于小说之上的魅力所在。可能小说具备无限的想象力,而电视剧因为演员演技、故事的设定、配乐的辅助等纬度的加持,电视剧更具沉浸。

本剧演员毋庸置疑是一大亮点。多名演技派演员(秦昊、王景春、张颂文、刘琳、李梦等)同时在线,大小演员全员飙戏。电视剧中演员的每一帧表演都值得回味。

有了冲突便有了故事,冲突进一步增强了高潮,没有一位观众会拒绝核心人物的冲突感,无疑秦昊这次对角色的塑造非常成功。把张东升打造成为一个心理上冲突感极强的人物,从而吸引观众目不转盯地欣赏秦昊的变化和行为轨迹。在营造冲突感中,秦昊的表演较为细腻,基本从眼神和嘴部细微变化中呈现,动作幅度虽然不大,但足见张东升的“城府”。比如带着岳父母爬上,跑前跑后献殷勤,只希望父母能够劝和女儿不要离婚,从头到尾对岳父母都是笑脸相迎。当得知岳父母依旧是劝分的态度之后,秦昊由笑脸变冷面,足见“杀人凶手”的心理变化,让观众产生“剧情就这样展开了,杀人凶手开始作恶”的心理输出。

本剧作为仅12集的作品,抛弃“注水”剧情,直接从“聚焦”入手,让观众在短短几分钟可以接收到比小说更多的人物故事和剧情信息。

比如在父子关系处理上,原著中父子关系梳理,少了一份人情味。电视剧进行了细微的改编,让父子之间有着“相爱不敢爱”的感情存在,这一点个人认为非常成功且更为真实。

中国有着“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存在,这一点改编上更为贴心中国十几年前的现实情况,可见编剧在剧情改编上是非常剧本洞察性的。并没有胡乱照摆小说的人物情感关系,编剧在这一点上非常小心和谨慎,不脱离现实成为改编的关键。这也让电视剧并不像许多悬疑剧一样犹如空中楼阁,距离观众太远。

电视剧相比小说更具侵入式,因此细节描述上比原著来得更为细密。针对小说还进行了许多合理性的改编。比如小孩子为什么需要30万,原著中有些经不起推敲,但是电视剧描述的比较清楚,是为了给普普的弟弟治病,加强了三个小孩的纯真感。

对于3个小孩的改编,个人觉得编剧确实用心良苦,基本上颠覆了原著的小孩设定。带上了剧组对于小朋友的一种温暖、真实的期望,我们都期望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保持小孩本身的纯真性。在这个方面,“问题少年”严良的角色就进行了很大的改编,看得出来,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制作团队在很用心的做这件事。

3个小孩初次见面时,朱朝阳其实是保持警惕的,希望问题少年二人组赶紧离开。但是当相处两天之后,三个小伙伴渐渐有了感情。当得知妈妈不在家时,马上出门追寻已经离开的小伙伴,希望留宿朋友。这份小孩子之间的友谊弥足珍贵。

任何一部优秀的剧作都有着核心的中心思考和令人发散的主题思想。这部剧也不例外。

“你们有没有特别害怕失去的东西,有时候为了这些东西,我们要做很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儿。”

因此,全剧的所有人物都开始围绕这句中心台词展开情感和行为变化,因为父母的误会,一步步把小孩逼到绝路。剧情发展就像蝴蝶效应般,因为一些小事儿,而让整个雪球越滚越大,让整个事态越走越歪。

严良因为失去父母从而缺乏管教,走上了一条黑白不明的道路,因为没有父母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因为得知父亲被警察抓走(是个误会),从而完全不相信警察。普普因为没有父母,缺失家庭关怀,有了成人般的谨慎。朱晶晶因为母亲的骄纵变得目中无人,蛮横无理,轻易踩踏哥哥新鞋也不道歉缺乏礼貌…………

孩子的一切行为表现侧面反映出父母教育上的缺位,孩子的心理健康并没有被成人重视,从而导致了许多孩子的思想往灰色地带发展,黑白不明,是非不分。

本剧可能会触发社会上对原生家庭与孩子教育之间的话题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