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马军五虎将的排名,历来争议颇大,很多人觉得那不是按照武力高低来排的,而是按照背景资历和关系来排的。乍看之下, 仿佛有理,实际上经不得推敲。

小编以为,五虎将就是按照武力高低来排的,没有什么水分可言。梁山排名不一定按照武力高低,但是在这种岗位上,宋江也好,吴用也罢,是不敢含糊的,没有实力的人,就算与宋江的关系再好,也进不了马军五虎将。

如果说马军五虎的排名是按照自身实力高低来排的,恐怕有人不服,其中很多人都认为秦明名不副实,不堪马军五虎第三的位置,应该把位置让给别人,比如那些八彪骑,各个武艺高强,很多都不在秦明之下,秦明何必将马军五虎第三位的宝座拱手相让呢?

实际上秦明排名马军第三,是名副其实的,怎么说呢?第一,秦明有最丰富的的战绩,胜多败少,而且单挑质量最高,有如《三国演义》的虎侯许褚,谁敢轻视虎痴的武力?

第二,秦明作为马军五虎之一,与其他四个相比,总是打头阵,而宋江每次对阵,首先想着让秦明出马单挑,目的很明显,借秦明之勇,为梁山扬威。这是宋江对秦明武力的最高的肯定。老谋深算的宋江会不会派遣一个菜鸟作先锋大将呢?

此外,秦明对战花荣、呼延灼时,都占据了一定上风。秦明对战花荣五十余合,花荣诈败而走,想用弓箭对付秦明,已知花荣已落下风,所以想用偷袭的方法对付秦明。而秦明敢追赶花荣,说明胜券在握,至少不处于下风,否则必有所忌惮。

比如关胜对战石宝,在看出对手刀法不输给自己,而忽然回马,必然有诈,所以不敢贸然去追。

秦明大战呼延灼四五十合不分胜负,太守忽然鸣金收军,就知道秦明占据了一定上风,至于呼延灼在太守面前说的秦明棍法已乱之词,感觉就是为了撑面子的一面之词罢了。

所以说,秦明作为马军五虎第三,是实至名归,名副其实的,秦明有败绩,比如二十回合败给史文恭,那是因为史文恭太强,换成其他四虎对战史文恭,结局也是一样。除了呼延灼之外,八彪骑中的索超、杨志等人都有打平秦明的实力,但不可能打赢,小编相信,随着回合数的增多,秦明就会占据主动。

值得注意的是,秦明并非一勇之夫,而是一个英雄人物,有头脑,有策略,对敌时不是猛打猛冲,而是屡用计策,诈败杀敌的战例非常之高,与莽夫李逵是有本质区别的。电视剧把秦明塑造成一个和李逵一样的无脑猛虎,是对原著人物秦明的一种亵渎,读者阅读时要引起注意,必须将秦明的文学形象和银幕形象区别开来,否则很容易产生对秦明不利的印象。

综上所述,秦明稳坐马军第三名的宝座,仅次关胜、林冲,位列董平、呼延灼之前,乃是实至名归,名副其实的,既没有被高估,也没有被低估。

不高不低,恰如其分。

那么您怎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