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情报员#如果硬要说真有一条还能留给我一种追怀之感的老街,那应该就是现在的电台街和文笔街这一带了,虽说这儿称之为街,但其实都很短,如果要按照小区衡量,大概也就是一个小区里的两条短短巷子而已。

但跟外面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相比,它却也有独特之处,独特的地方并不在于它有多少古老的建筑房舍多古老,当然也有,因为文昌阁,华家大院,高公馆等都在这里。但除此而外,这里的民居房子,旧中杂新,并不是纯纯的那种古街古巷的感觉。

那么它的特别之处是什么呢,电台街自然不用说,主要是一条美食街,晚上烧烤非常热闹,许多人都喜欢凑在这里吃烧烤,其实大概也就是想要一种氛围,而越是又旧又窄的地方,就越能有这种感觉,当然味道也还是很正宗的,没有好的味道,也是不能吸引那么多人;而白天,可以在电台街的另一半段街上,在各种具有文艺气质的咖啡吧坐坐,也是很惬意的。

文笔街和电台街,其实就是一个“T”字形状,电台街分两段,一头是具有文艺气质的咖啡酒吧一条街,另一段就是晚上热闹非凡的烧烤一条街,而文笔街两段“T”字形中间竖线。而他们的连接点就是华家大院。

要说电台街文笔街这一带之所以还存留着一丝旧时的痕迹,是因为这里有两个过去贵阳的名门望族,一个是华家大院,也就是当初贵州首富华联辉,经营盐起家,后来还涉足了很多领域,当然还有一个就是,他们家的“华茅”,成为茅台酒前身之一;另一个就是下去百余米的文笔街上的高公馆(现在是贵州省工委旧址),所以说,以前电台街文笔街这一带,可都是富人区,真不要小瞧,当初流传的“华家的银子,唐家的顶子,高家的谷子”的贵阳三大名门望族华家、高家和唐家,其中两家,其中姓华和姓唐的两家都在这里了。

今年疫情影响,很多人不能远游,其实有时候在自己的城市里逛逛,寻找老街的味道,也是不错的选择。最近端午节快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走进文笔街,发现这里几乎可以称作“粽子一条街”,很多人家都在卖粽子,不光卖,还现场包着,如果在农村生活过,从小感受过亲朋好友过端午一起包粽子的热闹场面,那么当你看到此情此景,一定会有所触动,特别是后来你又离开了农村,并在城市里每天都向前奔跑的人,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行走在这条巷子,再闻到这浓浓的节日到来的味道、这街巷里老百姓谈笑的声音……又该勾起思乡之情了吧。

其中一家粽子店的老板很热情,他自豪地告诉我,这条街卖粽子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他自己卖都卖了将近三十年,他家还被很多媒体采访报道过。疫情到来,也令他十分感慨发生了很多变化,以前是卖五角钱一袋,现在是三块钱一袋,现在什么都涨价,特别是疫情期间,糯米都很难进得到,所以米也涨价肉也涨价。当我疑惑煮了那么多,会不会卖不完,他却很开心地说,只有供不应求的,很多都是单位大批量地来订的。

确实,企业一般彰显对员工或客户的关怀,一般都节日里都会带给一些福利和礼物。节日不但是中国老百姓之间人情往来的最好时机,其实企业之间也如此,既然有人的存在,那种人情的温度总是少不了,而这种温度,自然是机器加工的产品所代替不了的,所以这种老巷子里,纯手工打造的礼物,自然也就仿佛带着浓浓的人情的温度。

从前走过文笔街,只是为了来看看高公馆 ,似乎也没太多特别的,而今天路过,粽子一条街,纯手工打造,却让我对它有了更亲切的感觉。其实我并不喜欢吃糯米做的食物,从小哪怕过年过节,有时候可以执拗地一个糍粑不吃,一个粽子不吃。可是我仍然喜欢由糍粑、粽子、糯米所营造的那种氛围,大概对于文笔街,也是这种感觉吧,端午即将到来,让我看到它这最生动的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