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济南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纪委机关、市委宣传部承办,济南广播电视台协办的“直面问题 践行承诺”大型电视问政节目——《作风监督面对面》6月21日再度开问,本次电视问政主题聚焦“重点工作攻坚年”12项攻坚行动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攻坚行动”,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济南市应急管理局、济南市医疗保障局三家单位相关负责人做客问政现场,回应市民关切问题。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全市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与分析等7项职责。疫情期间,新冠病例确诊、流行病学调查,都是由这里的工作人员完成的。然而,问政记者调查发现,作为疫情防控要害部门,疾控中心设施、设备和人员构成并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现状:业务用房不足、专业人员薪酬较低,严重影响疾控中心开展业务

2004年7月原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实验室用房宜与办公等其他用房分开设置,不同类别的实验室宜独立设置,合理区分。实验室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省级不少于41%,地市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

而济南14个疾控中心实验室面积占单位总面积达标率仅28.6%。市疾控中心与市急救中心、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均在市公共卫生大厦办公,没有单独的办公场所,业务用房面积严重不足。由于基础建设严重滞后,济南市县两级疾控中心整体基础建设水平在全国副省级、省会城市中排名靠后。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疾控中心建筑设计并不完全符合实验室传染病防治的要求,实验室与办公区域未分开,病原体有可能通过通风系统进入办公区域。此外,受实验室面积、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影响,无法实现不同病源在不同实验室检测,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比率低,也是造成市疾控中心空编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2019年,经过努力,疾控中心高级职称比率才刚刚调整到35%。“35%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来讲属于中下等,部分城市这个数字已经达到50%,现在的绩效工资基本上流于形式的,激励作用也很小,绩效工资总量也很小,每个人平均才500来块钱。”

部门回应:疾控中心将迁建到国际医学科学中心

济南市卫健委副主任米宽庆承认,疾控中心业务用房不足,是几年来困扰疾控中心业务开展的一个问题。目前济南市已成立了市委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将实现行政与技术的全面融合,实施扁平化管理、实体化运作,解决公共卫生体制领导和机制的问题。

米宽庆还透露,济南市将启动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新办公地点位于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医疗硅谷片区,占地22.5亩,建筑面积5.5万平米,不但实现了办公用房、实验室以及检测业务用房分开,同时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力争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疾控中心。“各区县也将分流市疾控中心的工作量,5月份,12个区县的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全部达标,可以进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

进行绩效工资改革 引进高层次人才

对于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不足问题,米宽庆表示,市疾控中心属于全额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收入相对较低,与全额事业单位的工资薪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下一步,济南市将在市疾控中心等4个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工资改革,同时设立浮动工资总额,将浮动工资总额与工作考核评价相挂钩,重点向一线岗位、风险岗位、业务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同时,设立专项的工作奖励基金和科研基金,对专业人员的创造和付出予以相应的薪酬回报,这样进一步激励人才干事创业的劲头。

济南市卫健委已列出人才招聘计划,为市疾控中心和急救中心招聘了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已招聘16名,6月底就能够到岗。同时也启动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计划,今年计划为疾控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

编辑|潘姣

责编|郑富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