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消息传来,位于北京德胜门外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气氛顿时变得异样起来,不少平日里表现得贴服顺从的战犯开始公然顶撞管教干部。而另一些平日里桀骜不驯的战犯,此时的表现却让管教干部大感意外,杜聿明、杨百涛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淮海战役中被俘的杜聿明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位于德胜门外功德林路1号,这里关押着100多位解放战争期间俘获的敌军高级将领。这些人来了之后,在经历了一番思想上的挣扎之后,逐渐分成了两派。

一派人“积极主动”的改造,表现得顺从贴服,而另一些人则表现得桀骜不驯、抗拒改造。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从内心深处来讲,这两派人其实都是一个念头,那就是不服气。他们认为,武器装备、战略战术、人员素质都不如他们的解放军能打败他们,一是因为友军之间互相倾轧,二是老百姓都不支持他们。至于解放军的军事水平,完全不足道哉。

《亮剑》中被俘的常乃超也是一脸的不服

至于一些人表现得积极主动,那完全是一种应对策略。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后,这些人立即露出了真实的嘴脸,这些战犯中,有许多人曾经和美军打过交道。美军在二战中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令他们崇拜得五体投地。他们根本不相信小米加步枪的志愿军能打得过美军。

他们本能地认为,这个战端一开,面对美军摧枯拉朽的攻势,志愿军将兵败如山倒。战火将很快烧至国内,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甚至会变天,自己出头之日也就快到了。于是,许多人开始变得不服管教,甚至有人公然顶撞管教干部。

但也有一些人还保持着清醒,他们认为,就算志愿军(解放军)原来曾是对手,但大家都是中国人,决不能败给外国人。杜聿明就是其中一位。他找到管教干部,告诉他们,自己曾和美军一起作战,对美军的训练和战法有一定的了解,愿意为志愿军出谋划策。

抗战时期,杜聿明曾出任中国远征军指挥官。远征军接受了全套美式装备,受到了系统的美式训练,后来又和美军携手作战,在战场上也是采取美军的作战模式。因此他对美军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中国远征军中的坦克营

他很快写下了内容详实的建议书,委托管教干部转交给志愿军指挥员。除杜聿明之外,战犯中又有一位高级将领杨百涛也积极为志愿军建言献策。杨百涛原是敌王牌军军长,并兼任训练部主任,对于美式装备极为了解。他组织了一些人手,编写了一篇6万余字的《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

杜聿明、杨百涛,以及参加编写文章的将领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抗战中他们都是功勋卓著的抗日英雄。在他们心中,意识形态之争是次要的,自己首先是个中国人,谁敢与中国为敌,谁就是自己的敌人。对于他们为志愿军所作的贡献,彭老总高度评价:这些人都对人民有功啊!

1951年1月4日,志愿军攻克汉城

抗美援朝前线传来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他们的认知:骑兵一师被打败了、陆战一师被打败了、美2师溃败、美24师溃败、第8集团军司令溃逃中丧生、英军重坦克营被全歼、土耳其旅溃败、三八线被收复、汉城被攻克……。那些鼓噪闹事的人老实了,看向管教干部的眼神中带着敬畏。1959年,杜聿明、杨百涛等人被特赦,回到了人民中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