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消防员在青城山执勤。

这一年,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的实习消防员们走过很多防火、灭火的路,这是他们转正之路。

有时候,他们觉得路太险,偶尔会有放弃的念头!但有时,他们又觉得这条路走得很有意义,至少在保护着前人种下的树。

“五一”小长假,人们纷纷踏上旅途,当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假期的喜悦中时,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的消防员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清晨,谭人之和队友走在四川青城山防火执勤的路上,阳光穿过一棵1800年银杏古树的叶间,为青石地面披上闪闪斗篷,在这天然氧吧里,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一中队的消防员们正在担负防火执勤任务。

谭人之在青城山进行森林防火巡护

一条笔直的执勤路线,两边种满了水杉树,它们像是一排庄严肃穆的卫兵,谭人之仿佛是它们中的一员,“同志,您好,这里不可以抽烟,请灭掉手中的烟头。”他站在火种自弃箱旁边,一边提醒着人们注意森林防火安全,一边发放防火宣传标语,为游客普及森林防火常识。在谭人之背后长满青苔的石壁映衬下,就像一幅天然画卷,无声诉说着森林消防员的执勤岁月。

当站完一班岗哨,走在下哨路上的谭人之皱起眉头,脸部表情也慢慢僵硬,右脚传来的疼痛让他忘记了下哨的喜悦,本来可以在营区好好修养的谭人之,却有自己的坚持。

谭人之在扑火间隙调整休息

谭人之在扑救木里“3·28”森林火灾时,导致右脚迎面骨磕伤,可是作为一名“老森林”,对于谭人之来说轻伤不下火线,这是他加入森林消防队伍延续军人本色的一种态度。

消防员在巡山。

在青城山,中队长唐天钧一直要求谭人之好好养伤,可他一直固执地坚持自己 “没事队长,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唐天钧看着他坚决的态度“这样吧,你就站在离执勤点近一点的位置,有啥事儿及时讲。”可即便是这样,人们要求与谭人之合影时,他永远站得像一棵水杉树。

水杉树路的尽头是一间以枯树为桩,树皮为顶的古朴山亭,潺潺地流水陪伴着谭人之,他的问题像流水一样多。谦虚好学的他总是和从事多年森林防火经验的老同志打成一片,在和班长辛绍扬的聊天时,谈得最多的就是森林灭火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水泵,用辛绍扬的话说“他能从水枪头问到吸水管。”谭人之有时也和分队长沙文武聊聊执行任务时的感想,从上次火场摔跤时他就意识到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为队友添了不少麻烦,现在抓紧点滴时间来补课还来得及。

李春淋在青城山防火执勤

在依山而建的古栈道上,只容得下两人并排走,小径弯曲悠长,茂密的树林遮天蔽日,直到来到李春淋的执勤所在地视野才渐渐开阔起来。来往的游人们一个接一个,唯有站在执勤点上的李春淋是静止的。

突然传来一声稚嫩的声音:“妈妈快看,那是一个假人吗?事实上这个孩子说的一点也不夸张,李春淋站在月城湖执勤点上纹丝不动。他的心中时刻都在做好准备,防火灭火、执勤宣传、疏导人流,为游客安全出游保驾护航。成熟幽默的他嘴边常挂的一句话“我可是森林消防队伍的颜值担当,这么多游客看着呢。”

今年25岁的李春淋,是同批实习消防员中年龄最大地,女儿刚出生九个月,当刚才说他是假人的小孩越走越远,他也不禁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出生286天的女儿,可陪伴她们的日子还没有十天。实际上,所有在森林防火一线的消防员陪伴家人的时间没有陪伴森林的时间长。

李春淋在“木里3.28森林火灾”奔赴火场

木里3.28森林火灾”发生时,从成都机动至木里火场的途中,妻子郑琴在得知他将前往凉山执行任务的消息时,几乎是每隔一小时就要给李春淋通一次电话。李春淋在灭火战斗时,手机没有信号,郑琴一直联系不上李春淋,休整时看到手机上妻子发来的信息时,让他惭愧又内疚,第一时间给妻子回了电话、报了平安,接到丈夫电话的郑琴一时不知说些什么,只说了一句“平安就好”。

一旁的郭鹏拍了拍李春淋的肩膀 “怎么了?又想你的小公主了?”李春淋才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郭鹏在青城山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郭鹏的执勤点是最高峰海拔为1260米的老君阁,从营区到景区再到执勤点,两公里的距离,连绵的石阶有的高有的窄,在山间潮湿的环境中,石阶比普通的路要湿滑许多,沿着石阶而上,小心翼翼的行走,这让他足足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执勤点。

乐观开朗的郭鹏一步一步地爬着石阶,一边喘着大气:“每天这样下去,我可能要瘦二十斤。”同行的三级消防士王佳伟,两人最喜欢相互开玩笑。王佳伟还经常洗刷郭鹏作为成都人,第一次来青城山却是以出任务的形式,既然来了这次就爬个够吧。看似陡峭的台阶路,对于刚参加完木里“3·28”森林火灾扑救的郭鹏来说算不了什么。

郭鹏在“木里3.28森林火灾”项脚乡火场

回忆灭火的经过,从京昆高速到227国道、015乡道,驱车将近一千公里,一路上暗冰、滚石时刻存在,旁边就是陡峭的悬崖,坐在靠窗位置的郭鹏一路上眼睛都是闭着的,身体总是不自觉地往车的里边靠。到达项脚乡,他才松了口大气,自嘲自己一路上脚拇指都扣紧了。从山脚宿营地接近项脚乡火场南线时,个子不高的郭鹏背着沉重的灭火装备走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干燥的天气和快要使人窒息的烟尘,对郭鹏来说迈的每一步都很艰难,他边走边抱怨“这是什么路啊?走过山路,可是还没有走过这么难走的路。”

扑灭山火,回到青城山后,郭鹏站在青城山最高峰看着环绕在四周的山脉和森林,想到在木里的灭火战斗,长叹了一口气,一定要保护好这里,不能再让森林火灾肆意妄为了。郭鹏觉得在森林防火灭火路上,没有退路。

紧急避险后撤离火场

郭鹏对森林、对防火灭火有了新的认识,他更加懂得了森林防火的意义。在木里火场经历过一次紧急避险的他,现在想起来都毛骨悚然,森林防火无小事,在苍翠的林木之间,此时此刻的他也更加仔细的进行检查巡护。不想当枪头手的消防员不是好消防员,这是他嘴边常挂的一句话,但是他却不希望有太多的机会当枪头手。

青城山的一个角落

郭鹏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之类的话,作为实习消防员,他和新入职的队友们来到消防队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实习消防员走过很多防火、灭火的路,这些路就是他们转正的路,有时他们觉得路太险,偶尔会有放弃的念头!但有时,他们又觉得这条路走得很有意义,至少在保护着前人种下的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