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龙江、青岛,再到西安,19年间,一路路搬家,王凤山和老伴见证了儿子求学、成家、创业的整个过程。他乡已成故乡,这背后既有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呵护,也有一家人同心同向同行的脉脉温情。想家的时候,王凤山把故乡的风景,画在纸上,那里有常年不化的积雪,有老屋子、热炕头,有思念和乡愁。

定居西安两年,王凤山对这座城市一点点熟悉起来。天气好时,他在家门口坐地铁,一路遛弯、逛公园,回到家写字画画,日子倒也清闲。很少有人想到,这位操着东北口音的大叔,是从青岛来的。2000年,儿子考入青岛大学,老伴艾阿姨提出要陪读,起初,王凤山并不赞成。“儿子嘛,你得让他出去闯,要独立生活。”和老伴沟通,老伴态度很坚决,“就这么一个孩子,离家这么远,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我们过去方便照顾。”

将老家的屋子卖掉,在青岛买了房子,老俩口成为“陪读父母”。所谓陪读,并不是朝夕相处,更多的其实是一种精神依赖,“孩子在学校上课,周末回到家里,改善一下伙食。”事实上,这不仅是孩子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王凤山第一次离开家乡。他是黑龙江鸡西市人,有着一个兄妹8人的大家庭,1971年参加工作,此后,一直在矿务系统上班,直到退休。

初来乍到,眼前这个陌生的城市,让王凤山极不习惯。“出去转一圈,遇不到一个熟人,”对于陪读,儿子起初也是反对的,“他也很心疼父母,觉得父母应该过自己的日子,少操点心,享享清福。”即便如此,王凤山还是觉得,与儿子的距离近一点,遇事情方便商量,彼此也有个照应。后来,他在青岛开了饭馆,专门卖东北菜,再后来,他又做起了海鲜生意,“孩子小时,父母在哪,家在哪,孩子大了,孩子在哪,家就在哪。”

儿子大学毕业,在青岛找了工作,这个从东北远道而来的三口之家,在青岛扎下根,安顿下来。王凤山恋旧,心思细腻,出来时间久了,逢年过节就会想家。他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兄妹八人,父母健在时,每年除夕,大家赶来父母家吃年夜饭,“整整27口人,炕上坐两桌,地上摆一桌,那个热闹劲,现在想起来,都让人流泪。”

2017年,儿子准备来西安创业。王凤山此前对西安并不熟悉,这里离他的老家2000多公里,坐火车需要三天。“儿子开公司,需要起步资金,来西安还要买房,思前想后,决定卖掉青岛的房子,我们全家来西安。”王凤山说,年轻人创业不容易,作为父母,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给孩子减轻点负担,让孩子轻装上阵,好好干事业,“老家的房子都卖掉了,我们回去也是租房住,所以就坚守这里,一家人在一起挺好。”

到西安后,他先给儿子买了房,又给自己租了一套单元房,两家人离得并不远,周末时一起吃个饭,父子俩喝点小酒。在东北时,王凤山习惯喝当地酿的高粱酒,抽手卷旱烟,来西安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买不到这种酒。一次逛早市,无意间遇到了,买了两斤回家,“虽然不正宗,也还是家乡味道。”

离开故乡19年,王凤山回去的机会屈指可数。父母的一路同行,也深深感动着他们的儿子。担心父亲住不习惯,儿子给王凤山买来笔墨纸砚,希望他重拾年轻时的特长,画画解解闷。王凤山酷爱艺术,年轻时在单位颇有名气,后来工作调动,他很少再动过毛笔。儿子的一番心意,让他的生活一下子丰富起来,他也尝试走出去,拿着画板外出写生,画钟楼,画大雁塔,画西安的街景,“世界这么大,终于找到了我的角色。”

今年中秋节,他特别想家。于是便以团圆为主题,开始将自己童年的生活场景,一笔一笔画在纸上:一间平房,推门而入是灶房,有锅台、水缸,有热气腾腾的饭菜,灶房外面是一个四合院,大红灯笼映衬着皑皑白雪,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放鞭炮。

“完全凭借着印象来画,那片土地上,珍藏着我的全部记忆和情感,寄托我的思念。”王凤山说,画中的老房子早就拆掉了,兄妹八人已经走了两位,家里人一起聚餐时,最牵挂的,还是远在西安的他。“天下每一位当父母的,哪一个不是为了孩子?” 王凤山说,这一路上走来,坎坎坷坷都遇到过,如今,儿子的公司已经步入正轨,他们的生活也很丰富,一家人在一起风雨同舟,彼此帮助,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