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正式发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南京、杭州、成都、天津、宁波,在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列前十。

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中国城市的争奇斗艳从未停止过。比GDP、比人口、比产业、比收入等等等等。

总之只要能够量化的东西,城市和城市之间总是要较量一番。

为什么每一个城市都那么热衷于比别城更强?

因为在中国的集中力量干大事的政策背景下,众城市斗艳就像众皇子争宠一般。

自身具备更强的实力,闪光点越多,就容易被中央这个天子看到,就越容易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政策、资金支持,城市的发展就更容易乘风破浪。

在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位于塔尖,城市地位稳如泰山。

跻身一线城市的行列,并肩北上广深,也是众多二线城市的目标。

中国有三百多个城市,那么除了北上广深,还有谁更有机会成为下个一线城市?

01

自身经济实力很关键

跻身一线,首先GDP总量上一定要过得去,不然动能太小,怎么跑也跑不快,毕竟像深圳这样快速逆袭的城市真心罕见。

2019年GDP破万亿的非一线城市主要有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南京、宁波、无锡、青岛、郑州、长沙、佛山。

同年,北上广深的GDP分别是3.5万亿、3.8万亿、2.6万亿、2.36万亿,GDP增速分别是6.1%、6.0%、6.8%、6.7%,人均GDP分别是16.4万元、15.7万元、15.4万元、20万元。

拿这些非一线和一线实力对比:

重庆的GDP总量最接近一线城市;苏州、无锡、南京的人均GDP已经赶超一线;武汉、杭州、青岛、长沙和佛山的人均GDP接近一线。

此外真的要比肩一线,第三产业占比就不能太低,产业结构合理的城市才更容易吸引人才和资本,这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这些万亿GDP城市中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超六成的城市包含了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岛和武汉,其余的第三产业占比稍差些。

另外就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角度看的话,2019年北上广深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6万元。

在万亿GDP城市中,苏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6万元,杭州接近6万,南京、宁波、佛山、无锡都超5.4万,长沙、武汉、成都、青岛、天津、郑州、重庆都不足5万。

02

城市地位+人口规模+交通枢纽

当然经济收入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在一线城市本身的定义中。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

所以在一线城市的指标考核中,还要从政治的角度。

比如说,城市在国家中的地位。

而国家中心城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国家中心城市是城镇体系中的顶层,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因此,国家中心城市本身就具备一线城市的部分特质要求。

目前国内有九大国家中心城市,除了北上广外,重庆、天津、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在列。

再看下人口指标,2020年3月国家住建部印发《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其中对城市按照人口规模进行了划分。

重庆和天津在人口方面已经可以比肩北上广深,武汉、成都相对接近一线。

东莞、南京、杭州、郑州、西安、沈阳、青岛人口只有一线北上广深的一半左右。

特大城市的人口距离还很远,但是部分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比如说杭州2019年常住人口增量已经超55万人。宁波、佛山、成都、长沙、重庆、郑州等城市去年的人口增量也在20-35万人之间。

按照这种速度,城市人口超千万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另外,城市的枢纽性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在最新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综合高铁站、高铁可直达城市、机场数量、高速、海陆空来往联系度、物流通达等方面。

成都、西安、重庆、杭州、武汉、杭州、长沙、郑州、天津、沈阳、苏州的城市枢纽性都非常强。

03

总结

经过上面的分析,实际上哪些城市更有机会成为可以比肩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答案已经显现,在这里暴哥总结下。

因为,要想跻身一线,经济总量一定不能差,因此就可以直接在万亿GDP城市中筛选,这也就排除了中国其余300多个城市。

而在万亿GDP城市中

第一:佛山、无锡、宁波的GDP基础太弱,而且几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占比也很低,均不超52%,城市的经济增速也不算高,都不足7%,和北上广深的经济增速相似。

要知道在你追我赶的游戏中,原本就拉开一大截的距离,跑得又不是特别快,那经济总量上就很难缩小和北上广深的距离,甚至追赶上一线城市。

第二:重庆、苏州的GDP总量比较接近一线城市,具备成为一线的基础。

但按人均GDP算的话,重庆的人均GDP只有7.83万元,只有广州人均GDP的一半左右。第三产业占比也只有53%左右,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动能相对而言不算优越。

重庆的国家地位是没得说的了,位居西部龙头。重点是重庆如果想要跻身一线,还要完善一下自身的产业结构。

苏州并非中心城市,也非省会,第三产业占比更是只有47%,GDP增速只有6%,想跻身一线得靠苏州自己努力。

比如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占比,淘汰老旧产业,快速增加经济发展速度。

第三郑州、青岛经济总量差别还比较大,经济增速都是6.5%,相比四大一线而言,算是中等位置,人均GDP也不算是特别低。

但是郑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不足3.6万元,相比北上广深6万以上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言还差一大截,郑州产业配套不足,存在产能过剩和资产流失问题,第三产业占比也不足60%。

而且顶着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是在河南省,河南省这几年来的发展一直都得不到国家的青睐,省市的发展往往唇齿相依,省份地位不高,城市也不容易突围。

而青岛除了并非国家中心城市之外,还位于山东,山东本身就存在产业东北化的问题,这也是山东最近几年一直很焦虑的原因。

而且目前山东有做大做强省会济南的意思,政府的精力和财力都是有限的,厚此必然薄彼,青岛想跻身一线似乎只能靠自己。

第四:天津虽然一直都是直辖市,城市枢纽性强,也是国家中心城市,但是天津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越来越慢。

从2008年至今,天津的GDP增速从16.5%(远超多数重点城市)到2019年4.8%(被多数重点城市秒杀)。

2019年GDP总量、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不敌成都、武汉、杭州。

第五:长沙、南京、杭州、武汉、成都

长沙经济总量在万亿GDP城市中算是经济体量很小的城市,第三产业占比也不高。长沙的问题在于还需要改善本土产业结构,激发当地人的投资热情,把GDP总量给提上去。

南京、杭州、武汉、成都这几个城市本身条件不错,具备成为一线城市的基础,不管是经济总量或者是人均GDP,还是经济增速都不算低,第三产业占比都超60%,整体基础好。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武汉在今年的疫情中,城市管理问题被完全暴露和重整,经济严重受损,武汉复工时间也比很多城市要晚,经济恢复会需要时间。

总体来说,跻身一线,更有机会的第一梯队城市有重庆、成都、杭州、南京,这几大城市也是营商环境综合最强的非一线城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