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晚6:30至7:40,

西堠门大桥发生了

竖向弯曲振动现象,

也就是涡振。

近日,

省交投集团和市大桥建设管理中心

召开大桥涡振现象专家咨询会,

来自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等院校机构的专家经质询讨论,

认为本次振动为

一次普通涡振现象,

大桥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那么,为何会发生涡振?

这对今后大桥运营和管理

又提出怎样的要求?

有关这些问题,

著名的桥梁结构专家,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主席、

同济大学教授葛耀君做了解读。

▼▼▼

类似涡振现象较常见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主席、同济大学教授 葛耀君:

类似这样的涡振应该说还是比较多的,国内外都有。但这跟跨度有关系,因为西堠门大桥2009年12月建成的时候,它是全世界跨度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对于1000米以上跨度的桥梁,10座桥梁中8座都在振。

据了解,自建成通车以来,西堠门大桥每年可监测到20~30次涡振现象,每次持续时间10到300分钟,加速度和位移幅值均在规定允许范围内,本次涡振持续时间约70分钟,加速度和位移幅值也在规定允许范围内,对于桥梁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此次涡振无须恐慌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主席、同济大学教授 葛耀君:

针对行车舒适性,国外一般规定完全没有舒适性问题,或者人感觉不到振动的加速度均方根值是0.3m/s²。

但是实际上,那天晚上发生的是0.42m/s²,人就有感觉。国外最严格的舒适性的控制标准是1.0m/s²,所以完全不需要引起恐慌。

引起涡振的条件颇为苛刻

事实上,要引起涡振的条件颇为苛刻:如风向基本和桥面正交,形成“正攻角”;风要“平稳”,而非台风般风速忽高忽低。

因此,葛耀君建议,要有效利用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振动专项预警阈值,科学指导大桥运营管理。

下一步,专家建议这么做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主席、同济大学教授 葛耀君:

我觉得首先要把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高效地利用起来,下一步是否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涡振振动的控制措施,把振动消到人没有感觉。我们没有能力把它降到不振,但是我可以把它振幅降下来。此外,可以增加一个阻尼器,用给它主动地提供阻力的方式(降低振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