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先秦时期农历五月五日为恶日的信仰本身并不含有阴阳思想,到汉代,夏至节的阴阳信仰移植到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时,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矛盾:即如何使本来没有阴阳思想的五月五日变得名正言顺地具有阴阳思想。

为解决这一问题,汉代以后出现了一个专门的词来指代五月五日的阴阳思想,即“端午”。“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周处《风土记》中。《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蔌蓼,名曰俎龟粘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这段话中的“俗重五日与夏至同”,讲的就是民间最看重的五月五日,而五月五日的民俗活动与夏至节气活动有相似的地方,而对于粽子民俗事项,也是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认为粽子是阴阳食品,是阳内阴外。

汉代以后端午节的核心思想是阴阳信仰,而五月五日本身不具有阴阳思想,因此,汉代以后出现“端午”一词来代替原来的五月五日是顺理成章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端”为“初也”,表示最初的意思,“午”则是“端午”一词的关键。端午节的许多民俗事项一般放在五月五日午时进行,如午时采百草为药,午时煎百草沐浴,午时喝雄黄酒,午时以雄黄酒喷洒墙角或者床下,午时贴符于门,午时弃花、弃蒲艾于路,在午时储水,在午时闭户避瘟,在午时贴午时联,在午时点土制蚊香等。在东北,则直接称呼端午节为“午节”。

为什么端午众多民俗事项选择在午时进行?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午”是阴阳交替,阴阳消长,而午时则是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史记·律书》云:“阴阳交,故曰午。”《说文解字》释“午”为“牾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此与矢同意”。徐锴将“午”字拆开释为“‘人’为阳,‘一’为地,‘︱’为阴气贯地,午逆阳也;五月阳极而阴生,午者,正冲之也”。《淮南子·天文训》中说:“阳生于子,阴生于午……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刑”即“杀”之意,云午时阴开始杀阳,开始阳衰阴盛。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以阴逆阳来释“午”,但“午”字本意并不含阴阳思想,《晋书·乐志》释“午”为“午者长也,大也,言万物皆长大也”,这是用其本意。东汉许慎释“午”的意义受到当时阴阳信仰的影响。同时这也正说明“端午”一词是汉代阴阳五行信仰大盛后才兴起的。

“午”字的运用,正解决了五月五日恶日中本来没有的阴阳信仰,而“午”字和五日又有着联系。古代“午”、“五”可以通假。《释例》云:“五午同音,可借也。”在历法中,夏历以寅月为岁首即正月,则午月为五月。汉代用夏历,在五行信仰影响下,“五”、“午”就开始混用。所以“端午”既指初五这一天,“仲夏端午”即五月初五,同时“端午”又指这一天阴开始午逆阳,是阴阳转换、阴阳消长的重要时刻。于是“端午”一词既包含了原来夏至节中的阴阳内容,又包含了初五的意思,这样就解决了原来的五月五日为恶日的民间信仰在接纳夏至时出现的矛盾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