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中国传播平台(稿源 成美慈善基金会)2013年,成美慈善基金会发起“童声飞扬”项目,该项目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音乐教育。项目资助专业的音乐支教团队,定期走进乡村小学开展支教。通过帮助学校组建童声合唱团,并在教学中融入项目地传统文化,以合唱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同时,我们还针对乡村音乐老师专业素养不足,每年开展2期乡村音乐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班,帮助老师们快速成长,丰富校园艺术文化。不仅如此,每年的“六一”或“元旦”前后,都会举办一场“乡村童声合唱音乐节”,让孩子们有机会站在更专业的舞台,自信快乐的歌唱。

6月9日项目人员来到三亚市分别对三亚市天涯区水蛟小学、天涯区高峰小学、三亚市第十小学、三亚市海棠区长田小学4所学校进行实地走访。项目组分别与各校校长进行交谈,了解学校目前音乐课程的开展情况以及学校基础配置等情况,以便更好的帮助和支持学校开展项目。

01

三亚市天涯区水蛟小学

水蛟小学坐落于三亚市天涯区水蛟村委会,学校生源大多来自水蛟村。根据校长介绍,目前学校共有260余名学生,大部分学生为本土黎族。该校目前配备独立的音乐教室,且设备较为完善,但音乐老师人才稀缺,音乐课程开展较为困难。校长希望公益项目的加入,能够为学校带来更多的文艺氛围,丰富校园文化。

02

三亚市天涯区高峰小学

三亚市天涯区高峰小学是一所纯黎族生源的农村寄宿式学校。全校共有近330名黎族学生,分别来自周边11个自然村。校长表示:传承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习俗是每个黎族少年应有的意识,希望黎族文化能一代代传承下去。虽然学校配备了独立的音乐教室和舞蹈教师,但是没有专门的教师资源补全素质教育的空缺。唱黎歌,让童声飞扬到远处,唤醒更多的人发扬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

03

三亚市第十小学

三亚市第十小学座三亚市吉阳区。该校前身为三亚市安由小学,由于发展需要,吉阳区六道小学、内村小学、罗郁小学等三所学校整合到市安由小学,为安置区配套学校。学校目前有860余名学生,均来自于六道、内村、罗郁等附近村落,家长们对于孩子参与素质教育的意识不高,且学校素质教育课程开展较少。校长表示,学校大力配合支教团队帮助学校组建一支专业的合唱团,丰富乡村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快乐。

04

三亚市海棠区长田小学

三亚市海棠区长田小学是海棠区的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全校师生为230人,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全校学生的70%。目前学校有一名走教音乐老师,弥补学校师资不足,目前学校迫切想加入艺术课程,希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但是走教老师专业水平有限,公益项目的落地,能帮助学校解决该问题。校长表示,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农村孩子在享受教育公平的同时,享有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给孩子们的心灵种下一颗艺术的种子。

成美慈善基金会希望通过支持民间社会力量开展乡村音乐教育项目,平衡教育资源,为偏远的乡村儿童提供专业的音乐教育,帮助乡村孩子们打开认知和新世界再开启新的一扇窗。

2013年由成美慈善基金会发起“童声飞扬”乡村音乐教育项目。目的是为了平衡乡村教育资源,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平等的享受到正规的音乐教育。

项目通过资助像海南爱乐女子合唱团、海南省民族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广西融水音乐协会等专业的音乐教育团队及当地文化艺术团体,以定期走进乡村小学帮助学校组建合唱团的形式开展音乐支教工作,并结合项目地特色文化,适当的将当地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等融入童声合唱教学中,以合唱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