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相信吗?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有一位演员不用微博,没有任何报道,仿佛完全消失在公众面前。

这位演员,就是赵鸿飞。

15岁就开始拍戏的他,曾在《凤在江湖》、《孝庄秘史》等作品中塑造诸多经典形象,一路走来,虽谈不上大红大紫,但不乏知名度。

可就是这样一位有好演技、好资源的演员,却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他的微博还停留在2014年,曾和他搭档过的演员陈紫函说他断联,完全消失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又究竟经历了什么?

10岁那年开始15岁时出演第一部作品

赵鸿飞1978年出生于天津,父母给其取名“鸿飞”寓意展翅高飞、飞黄腾达之意。

从小就喜欢戏曲的他在十岁那年同时报考了天津京剧院和天津东方歌舞团,并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同时录取。

面临两个学校的同时录取,赵鸿飞当时也犯起了难。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天津京剧院,并在里面学了七年的武生。

15岁那年,电影《沧桑梨园情》来天津取景,长相帅气的他被导演一眼看中,并让他出演了片中余幼春一角。

这次的触电也让他正式开启了演艺之路。

在父母的支持下,赵鸿飞去了上海谢晋影视艺术学校学习表演,和郭京飞、范冰冰做了同学。

读完艺校后,赵鸿飞又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

在校期间,因为气质独特,不少影视公司给赵鸿飞抛来橄榄枝,但赵鸿飞却并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边读书边拍戏,而是一直都在校学习。

毕业后,以为不愁没戏拍的赵鸿飞却被现实浇了盆冷水,因为没人找他拍戏,即使有人找,也都是些小角色。

直到跑了两年龙套后,赵鸿飞的演艺事业才迎来转点。

2001年,导演尤小刚正在为电视剧《凤在江湖》挑选男主角,赵鸿飞的朋友向尤小刚推荐了他。

早年练习武生的赵鸿飞浑身充满英武、侠气,正好对应了《凤在江湖》里面男主角的形象。

所以尤小刚见了赵鸿飞之后,立马钦点他做男主角云潇潇。

七年武生的经历为他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底子,在拍摄《凤在江湖》时,几乎所有的武戏都是他自己上,很少使用替身,遇到吊钢丝的戏,赵鸿飞也丝毫不含糊。

拍了四个多月的戏,每天的武戏、文戏、吊威亚让其他人吃尽苦头,只有赵鸿飞每天驾轻就熟。几场挺重的感情戏,把尤小刚导演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2002年,《凤在江湖》在全国热播,身为男主角的赵鸿飞因此走红,甚至在播出的时候,赵鸿飞的公司每天都能收到一百多封观众来信,都是赵鸿飞的粉丝寄来的。

之后,赵鸿飞开始签约中北,成为中北旗下的当门红生和尤小刚颇为看重的演员,并接连出演了尤小刚执导的多部作品。

例如《孝庄秘史》里快言快语的多铎、《皇太子秘史》里有野心却又深情的四阿哥胤禛和《太祖秘史》里的男二号舒尔哈齐。

无论是哪部作品,赵鸿飞的出色演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皇太子秘史》中的四阿哥,更是成为继云潇潇后的第二个代表角色。

甚至连一向以严厉著称的尤小刚都对赵鸿飞的演技称赞有加,夸他把四阿哥的英明和心狠手辣诠释得恰到好处。还大胆断言该剧播出后肯定会奠定赵鸿飞的明星地位。

事业正好时遇知音事件 已经多年没有新作品

尤小刚的话果然在不久后得到了验证,在备受瞩目的张艺谋的新片《十面埋伏》中,赵鸿飞再一次被幸运之神点中,在片中和刘德华搭戏,饰演一名巡捕。

同年,央视版的《神雕侠侣》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选角赛”,赵鸿飞被导演张纪中看上,轻松拿下了“耶律齐”一角。

如果说云大侠是意气风发,那耶律齐就是侠骨柔肠。他对待郭芙晓以温柔,面对不平之事,时,又嫉恶如仇。

凭借该角色,赵鸿飞积攒了一大批粉丝,演艺事业更加顺遂。

可接下来的一件事,却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8年,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情感杂志《知音》刊载了一篇题为“北漂女孩午夜梦魇,约会明星男友哪有前路”的文章。

文章内容讲了某男星在晚上将一位女性朋友放在路边,独自开车离去。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该女子最后遭到一位农民工的奸杀,这位也间接性导致了这起意外的发生。

尽管文章里的名字都用了化名,可文章中指出了这位男星出演过的作品和搭档过的明星。顺着这条线索,网友们很快扒出了故事中的男明星是赵鸿飞,一时间口诛笔伐者甚多。

在报刊发出不久后,赵鸿飞以侵犯名誉权和隐私权将《知音》告上法庭,最后,成功胜诉,《知音》赔偿了赵鸿飞十万块,并公开道歉。

而此次《知音》事件让赵鸿飞的事业受到不少打击,他的戏约开始逐渐减少。

在出演《天地姻缘七仙女》、《妈祖》、《血誓》、《血誓》等作品后,赵鸿飞从2015年就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个人社交平台也没再更新。

后来有赵鸿飞的粉丝出面,称《知音》事件后,让赵鸿飞身心俱疲,因此做了退隐的决定,如果有好的剧本,也不排除可以接演。

现在,没人可以联系得上赵鸿飞。就连曾经一起搭档演戏的陈紫函也找不到有关赵鸿飞的一点讯息。可见《知音》事件给赵鸿飞的打击确实不小。

回过头看当年这个案件,赵鸿飞告的是泄露隐私,而不是诽谤,这是否就表明他默认了女孩的死和他有关?他不应该在半夜的时候将女子放下车,独自一人离去,并不顾女子在他开车离去后给他发的短信请求。

不管如何,《知音》也不应该不尊重逝者,随意渲染事件过程,侵犯赵鸿飞的隐私权。

如今,赵鸿飞远离公众,或许也是在反思自己吧。

假设没有“知音事件”,现在的他也许还在演戏,成为我们口中的“老戏骨”。可惜生活永远没有假设……祝福他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