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万物的运行,都需要遵守自然规律。物体在加速时不需要太大的力,就能保持一定的加速度。物体在减速时要想逆转趋势重拾加速度,则需要更大的动力。

因疫情影响,中国一季度的GDP增速是-6.8%,当中国GDP总量已接近100万亿体量时,要把经济重新拉到增长趋势,达到常规6%左右的增速,需要启动新式的经济引擎,来获得惊人的推进力才能做到。当经济备受冲击,各大电商年中的618大促,有望使人们在后疫情时期重拾消费信心、凝聚经济反弹力量。同时618大促,也是各家电商展现经济运行方式方法革新,诞生新引擎、新动力的良好契机,它肩负着吹响本轮经济复苏号角的重要使命。

我们不仅关注各大电商618大促的具体业绩数字,更关心本次大促过程中呈现的“经济助推器”价值,比如一些创新的举措、玩法,或在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打造上的亮点等。

2020年苏宁易购618大促成绩颇为亮眼:24小时全渠道销售规模增长达到129%,其中更不乏“加速度”惊人的项目,比如大快消订单增长223%,到家业务订单增长510%,零售云门店销售增416%等。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苏宁易购在本次618大促,成功地通过诸多创新,实现了“以点带面”式的技术和生态赋能,让计划中的电商经济,有望成为汇聚各方力量,实现中国经济V型反转的重要引擎。

破局消费低迷:苏宁618大促“线上线下结合”打法成绩亮眼

疫情已经持续了近半年,让经济陷于停滞的同时,也开始展示中国经济的韧性。电商是疫情期间受影响较小的行业,有些细分市场甚至不降反升,因此一度被视为后疫情时代的“破局”关键手。

但是中国经济有其复杂性,疫情在经济上的攻击“靶点”在于高度依赖线下的实体经济,集中在类似于餐饮商超这类经济模式上,涉及链条多,覆盖就业人员广。因此,电商作为破局关键手,必须要在带动实体上做创新,才有机会成为复苏的主力引擎之一。可喜的是,我们在618中看到了电商经济在创新模式下,具备更强的带动能力和覆盖能力。

就拿苏宁易购618整体战报来说,我们看到了线上线下同步增长的可喜局面,618当天截至18点,在线订单增长了7倍,与之对应的是苏宁门店客流的增长也高达210%。618当天,苏宁易购全渠道销售规模增长129%,苏宁金融全面助力消费复苏,免息补贴交易占比高达91%。苹果、格力、华为、美的、西门子入围分期订单TOP5品牌。这个618,苏宁家电第一渠道的地位依旧稳固。618当天,以旧换新全渠道成交超10万单,全渠道合计补贴超亿元。 手机3C,618当天4秒销售破亿,1小时40分超过去年618全天,iPhone爆卖40万台。

与其它电商形成鲜明差异的是,苏宁易购618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强劲带动了线下经济的复苏。大快消全天整体订单同比增长了223%,到家业务订单暴增510%,超市、国际、红孩子、极物等业务板块呈现全面开花的态势。同时,和苏宁易购一起火力全开的还有实体超市家乐福,在618当天,家乐福到家服务全国51个城市,平均配送时间36分钟,全天家乐福销售额增长达185%。

苏宁易购在618之所以可以大玩“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主要在于其一直深耕的供应链及线下门店。618大促期间,供应链优势让苏宁易购在很多产品上可以直接给出全网最惠价,不搞套路,直接降价,让产品价格直接刺激消费者想要剁手的心。而门店优势,则可覆盖下沉市场,苏宁易购零售云6000家店铺,可以覆盖广泛的低线城市,获得下沉生意的流量入口,掌握主动权。

后疫情时期,什么样经济提速手段可以“趋利避害”?

作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第一场战役”,电商们以怎么样的“姿势”出击,揭示了未来经济的发展走向。比如说,如果只是追求“数字”、“战报”的光鲜亮眼,实现起来并不难,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在短时间内达成更多的销售即可,这种“打鸡血”的经济狂欢效果确实立竿见影,对经济确实也有好处,但同时也会带来弊端。

疫情后的经济容易陷入“螺旋循环”,形成“失业的人不敢消费,从而导致更多人失业”这样的下滑趋势。所以在开启新引擎时,必须考虑更广泛的受惠面,形成可以传递的价值链条。所以,当大家都盯着“价格狂欢”,当商品的价格特别低,已经不能形成合理利润时,整个生态链条就会受损,无益于疫情后的经济重拾增速。

有没有一种创新方式,可以在促成经济规模的同时,让经济的脉动通过更多“毛细血管”传导出去,实现更多的生态普惠呢?

从苏宁的战报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创新的成果,除了“线上线下”的结合和互相拉动外,在赋能伙伴上,苏宁易购也颇有亮点。

比如在下沉市场,618期间苏宁零售云第6000店开业,开业3天加盟商户的累计销售额就超过70万。6000家店的规模,形成了广泛的覆盖,同时零售云还以平均8%、最高10%的价格补贴,为城镇市场带去品质家电和高端家电。得益于苏宁的赋能,零售云销售整体同比增长了416%。

同样在下沉市场耕耘的苏宁拼购,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40座拼购村、23个产业带、71家拼工厂、87个拼拼农庄。618当天通过拼购销售的农产品超过1.5亿元,产业带商品销售超过3.3亿件。这些数字,都体现了苏宁易购在赋能上的强大推动力,让电商经济可以通过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实现生态覆盖。

在618期间,一个农民通过拼购多卖出几十几百箱农产品,增收的几百上千元对于618整体销售额而言只是沧海一粟;一家拼工厂通过618的增量可以多招几个工人,对于解决就业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但这些举措却成了疫情期间身处困境中的农民和工人实打实的生活着落。只有普通百姓手里有活、兜里有钱,才能真正有底气、有能力去消费,这是从根本上破解消费低迷的良策。

这些“赋能”的原动力,来自于苏宁易购独特的“价值”观——单纯的低价并不能带来价值,只有用科技进步的方式,实现供应链的改造,最大化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提供出来的实惠,才能让产品便宜得有价值,并惠及更多的用户和合作伙伴。

在用户触达的方式上,苏宁易购也创新频频。为了提升效率,避免了“大水漫灌”式的广告覆盖,更多利用科技手段,让创意直达用户。

比如宝骏汽车,就借助苏宁综艺晚会、明星直播、秒杀活动等,实现了受众的精准锁定,在618超级秀上,更是推出了汽车的1元1年使用权秒杀,引爆了受众的爆买热情。最终,宝骏苏宁易购店铺流量同比增长1137%,直播关注人数超过640万,订单超过2000个。

个人同样也可以在苏宁易购618创新营销方式中获益。有玩家就通过苏宁推客“直播带货”,向受众力推各种低价好商品,最终成交金额突破860万,赚得佣金35.8万。

苏宁易购依靠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成功让线上大促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全面增长,并且实现了更广区域的线下覆盖,线上普惠线下成为未来电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经济复苏展望:既需要规模,更需要质量

中国经济发展到如今,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14亿人口的日常生计需要庞大的经济规模支撑,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另一方面,依靠落后产能、以及低附加值生产的模式,已经难以撑起经济增长的需求,因此,在保有规模的同时中国经济更需要兼顾高质量发展。尤其是疫情重创了中国经济后,在弥合“伤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去除顽疾、改善体质,变得更有免疫力、更有活力,才能更好地抵御病毒的入侵和其他各种挑战。

疫情期间,当全体中国人众志成城居家抗疫时,是电商在起到保持商品供应、保障基本民生的巨大作用。当后疫情时代到来,电商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之一,618只是前哨,在未来,电商的进步,会带动系列产业的同步发展,包括上游的生产加工、下游的服务行业等,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创新变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在北京,疫情突掀波澜,实体菜市场模式成为了严防死守下病毒的“突破口”。当生鲜冷链“保存病毒”的特性成为棘手问题,传统农贸的方式应该如何应对?显然,传统的商贩模式,很难让他们利用科技手段,对冷链商品实施溯源,所以在面对用户越来越严苛的食品要求,他们急需进行产业升级。像苏宁易购这样的科技创新能力+供应链效率+到家服务的覆盖,为传统农贸提供了可借鉴的升级路径,而苏宁易购开放的生态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传统商家加入其中,共同合作让老百姓吃上可溯源的放心生鲜食品。

电商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的产物,必须要发挥先天的融合创新优势,用高科技手段提升社会整体运行效率,实现价值创新和价值普惠,让电商经济有望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速V型反转的主力引擎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