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了!”

6批次

286人的背后

总有这样一句满满的热忱与期待

“他们来了!”

“家门口的招聘会还真的有!走,到龙游干活赚钱去!”家住四川省叙永县青石镇的丁江华起了个大早,在认真捯饬一番后,赶往设在村口的劳务协作招聘会。家里有4个小孩的丁江华,父母年迈且身体状况不佳,其外出务工收入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往年正月十五左右就出门打工了,今年因为疫情出不去,眼看到了6月份,口袋里的钱只出不进。”

由龙游县人社局主办的东西部劳务协作招聘会现场,前来求职和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算起来青石镇已经是龙游县“招聘进村”的第36个站点。丁江华凭借着多年的电工经验成了“香馍馍”,来自龙游的亿莱达电器、蓝天废旧金属回收等企业纷纷投来橄榄枝。他念叨着:“这下好了,一大家子的生活支出可算是有着落了。感谢龙游政府!”

早在今年2月份,龙游叙永两地人社局就做过贫困人口就业摸排,龙游县人社局派出年轻干部作为“招聘专员”常驻叙永,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优势,收集了龙游县各类用工企业岗位500余个,其中“爱心岗位”120余个,供建档立卡贫困户选择,工资待遇从2500元/月-3500元/月不等。分批次组织龙游本地企业跨越千里,上山进村,主动把“就业大礼包”送到贫困户家门口,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他们来了!”

“大家各就各位准备接人,欢迎叙永的兄弟姐妹来龙就业!”

6月19日中午恰逢一场大雨,洗刷了夏日的沉闷。第六批17名叙永籍务工人员乘坐专车顺利抵龙,龙游县人社局工作人员严奇勇贴心地为务工人员准备好一次性雨衣,但小严自个儿早已淋成了“落汤鸡”。

“吴兴刚、郑贵和、王修强、周健麟……周健麟来了没有?”小严清点着人数,只见人群中有个高瘦黝黑的小伙子腼腆地举了手:“我是……是周健麟……”小伙子今年只有17岁,叙永县正东镇林保村人,第一回外出务工难免生怯。

乡亲们都说龙游地方好、收入稳定,高中一毕业他便想来试一试、闯一闯,前几日镇上设了招聘点专门提供龙游的就业岗位,他与家人商量后选择了龙游道明光学,干的是普工的活,一步一个脚印,他肯吃苦会努力。

完成人数清点登记、医务人员逐一测量体温后,务工人员由各自企业接回。小严和同事们并没有着急返回,而是赶往此次输送人数最多的华飞轻纺参与新进职工安置工作。

据统计,今年以来龙游叙永两地累计输送叙永籍劳动力6批次共28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36人,全部安排在龙游县规模以上、效益好的企业工作,为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环境,各企业通过组织培训、开展活动、提供住宿等多种方式,让务工人员安心留下来、努力干事业。

“他们来了!”

“是咱们的‘娘家人’看咱们来了!”

叙永县驻龙干部隆林佐在开发区劳动分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洁仕特公司看望叙永籍的五名职工,关心询问他们在龙的生活工作情况。

看到“娘家人”,成凤刚笑容满面,连连说:“我们都过得不错,工资超过5000元,龙游是个好地方啊!”成凤刚是在今年3月份疫情期间乘坐第三批次“点对点”专车返岗的。据他了解,结伴同行的71名老乡都过得还不错,大家踏实干活,赚钱过好日子。隆林佐不忘叮嘱:“工作劳逸结合,常回‘家’看看,多来联络站坐坐、聚聚。”

据悉,叙永县驻龙游劳务协作联络站于2018年成立,两年来为叙永籍职工在龙游务工和维权开辟了绿色服务通道。“常回‘家’看看”是联络站工作人员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联络站根据需要组织开展联谊活动,解决叙永籍职工在龙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找到了家的温馨感觉。同时联合龙游县人社局,定期开展用工跟踪回访服务,今年以来,累计解决20余名员工的适岗、换岗问题。

图文/王露婷 严奇勇

编辑/邵美霞 陈雯倩

监制/章承月

喜欢,请点好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