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黄骅市黄骅镇东常庄村口,30余位身着红马甲的机关干部正收拾工具准备返回,身后留下的是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巷。在他们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主动加入“保洁”大军,全民携手共建美丽幸福家园。据介绍,2018年中央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黄骅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大农村百姓主动维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农村居住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黄骅市人居办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结合,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深入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城乡公交实现全覆盖;与河湖、坑塘清理行动结合,压实市、乡、村级河长责任,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全面完成河湖清理任务,让河道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与国土绿化行动结合,大力实施森林围城、水网绿化、农田林网、大方大片等绿化工程,五年来共种植树木10万亩,黄骅“盐碱地绿化生态修复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与“三区同建”结合,坚持“一乡一试点、一乡一特色”,重点打造了常郭镇李子札、齐家务乡聚馆等6个风格各异、特色突显的“三区同建”试点;与农村生活用水置换项目结合,目前一期工程竣工,羊三木、官庄、滕庄子3个乡镇44个村近10万农村老百姓已彻底告别地下水、喝上长江水,二期工程涉及2个乡镇70个村正在施工。

早在2014年,黄骅市就率先提出全覆盖改造农村面貌,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思路,把美丽乡村作为稳固执政基础的重大战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尊严工程。据统计,2014年以来,黄骅市累计投入资金近14亿元,对全市近300个村进行了美丽乡村打造,彻底改变了农村的居住环境。2018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尤其是2019年,黄骅市作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推进县,投入资金1.2亿用于基础设施继续提升以及农村厕所改造等专项行动。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巩固和提高黄骅市全域推进整治成果的关键年,我们将把巩固提升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重心。”黄骅市人居办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黄骅市不断总结推广各项工作经验做法,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经超过半年预期。

据介绍,黄骅市财政每年安排近4000万元推进城乡环卫市场化机制,327个村全部实现农村垃圾集中清运、日产日清;实行台账销号机制,采取任务清单台账管理,完成率与乡镇奖补资金、村“两委”干部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坚持每月排名、评比,连续两个月落后乡镇给予黄牌警告,有效扭转了个别干部“推推转转,不推不转”的思想观念;筹划将农村生活污水、厕所污水以及坑塘治理等水环境治理工作统一纳入第三方公司,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彻底改善农村水环境。

黄骅市人居办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统筹全域推进,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来源:沧州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