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胡女士于2019.2月的一天,急匆匆的来到我的妇科门诊,不停地向我描述着自己的病情,我大致从胡女士的口中了解到,胡女士绝经已经有20多年,现在有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月时间,绝经后一直无异常阴道流血、流液及性交出血等。胡女士2个月前出现阴道流血,但是量少,呈暗红色,有臭味,伴轻微下腹部及腰背部胀痛,胀痛持续5天消失,当时她也未予重视,也未就医。后因持续阴道流血。胡女士自己认为就是很普通的妇科炎症,催促我为她开一些消炎药,以及止血药,就可以了。

但是我觉得事情远没有胡女士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我又为患者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患者外阴萎缩阴道:通畅,见少量淡红色血性分泌物,穹窿浅,肉眼未见浸润宫颈:萎缩,其上见2*1*1cm大小黑色新生物,外生状,边界清楚,无接触性出血,质偏软宫体:中位,稍小,活动两侧:未扪及明显异常于是我把病情和患者做了分析,建议她做进一步的检查,于是我又为患者安排了妇科B超检查,显示子宫前位,大小69mm×53mm×37mm,形态尚规则,肌层回声欠均匀,内膜显示欠清,厚4mm。子宫颈部偏左后增厚呈结节状,最大层面约2.5*2.8cm。肿瘤指标:CA15-37.65u/ml;CEA1.48ng/ml;CA125<1u/ml。从以上的结论我可以初步诊断为宫颈恶性黑色素瘤,于是我把病情如实告诉了患者,并且建议马上采取阴道镜活检,阴道镜活检结果证实我之前的诊断,宫颈黑色素瘤IB1期。

家属们知道这个结果以后,也是非常的沮丧,多次找到我让我一定要想办法要救救他们的母亲,我也很肯定的告诉家属,作为医生救治病人是我们的职责,我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救治患者的。2019年3月24日在全麻下,我为患者进行了行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盆腔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全身淋巴清扫未见淋巴结未转移。

术后住院期间予以TP方案化疗3个疗程,经过一系列的治疗,病人的病情恢复得非常不错,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后期我为患者做了详细的复查计划,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复查主要通过B超,肿瘤标志物检查。后期6-12个月复查,主要通过B超复查。患者目前生活状态良好,五年生存率预计达到80%以上。家属也多次向我表达了家属的谢意,作为医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患者病情慢慢康复也是我从业生涯里面感觉到最自豪的事情。

从以上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出原发性宫颈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复发率,远处转移,生存时间短,多发生于绝经后女性。肿瘤常见于宫颈前壁远侧三分之一处。宫颈恶性黑色素瘤通常有色素沉着,但有时可能缺乏色素沉着或者可能二者兼有的呈带状疱疹样病灶。因此,可能很难鉴别息肉状恶性肿瘤和黑色素瘤,尤其是没有色素沉着的无黑色素性黑色素瘤,由于缺乏潜在诊断意识,晚期宫颈黑色素瘤可能会被误诊。因此,妇科医生应当重视阴道流血和阴道明显肿块的可疑病变。肿块术前活检是提高患者原发性阴道黑色素瘤检出率的一种明智做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波形蛋白阳性、蛋白 S-100、Melan A、HMB-45 都可以帮助我们为患者确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