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严武时任成都尹兼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他举荐杜甫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但是到了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正月,杜甫便辞职了,之后他便返回成都草堂。

本来,有严武这么个好朋友相助,杜甫是可以在成都草堂长期居住下去的,却不料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了靠山,只好携家带眷,经四川、重庆等地,乘舟东下。这首著名的《旅夜书怀》,便是写在这次行程的路上。

当时的杜甫,已经53岁了,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杜甫本就有返回长安的打算,但是却因为时局还未稳定,所以一直不能如愿。现在不得以而回去,无依无靠,可想而知,杜甫在写下这首诗时,心情是沉重的,一生漂泊,无所依靠的感觉,只有经历过,才能深切感受到。

杜甫青年时期,便积极用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远大的志向,可是,在经历了半世的漂泊和坎坷之后,杜甫报国的心愿一直不能实现,而这次的旅程,无疑加深了这种低沉的感觉。

《旅夜书怀》是杜甫最为著名的诗篇之一。旅夜,是点明时间和事件,写顺流东下的情景,但其中也表现了诗人那孤寂无依的心情;书怀,是抒发内心的悲凉情绪,感慨人生的漂泊。这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悲凉的,但是从文学角度上看,这首五言律诗,却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和思想俱臻化境的地步。

明代王嗣谈及《旅夜书怀》时,曾经评价这首诗,“前四句是旅夜,后四句是书怀”,这一说法,将这首诗分为两层,前四句主要是写景,后四句主要是抒情,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影响很大。但其实,我倒觉得,不应该这样人为地分割开来,因为此诗写景与抒情,是浑然一体的,很难简单地一分为二。此诗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着实引人入胜。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首二句写所见之近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微风吹拂着江边的细草,一只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中孤独地停泊着。诗人从眼前所见之物入手,写江岸、停舟,犹如一个特写镜头,把读者带入到了这样一幅自然之景中。一个“独”字,尽显孤寂凄凉之情,诗人这么晚了还伫立船头,欣赏夜景,可想而知,他的心情是复杂的。

接着诗人临景远眺,笔触由近景转到远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镜头转换至广阔的夜空和天地之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平野垂星、月涌江流,其广阔的视角,令人无比震撼,李白曾有名句“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已经是千古奇壮之语,杜甫这里,在雄浑阔大之中,还加入了夜色的悲凉,难怪后人将这两句,奉为横绝千古的佳句。

金圣叹在《杜诗解》中曾评价说:“看他眼中但见星垂、月涌,不见平野、大江;心头但为平野、大江,不为星垂、月涌。千锤万炼,成此奇句,使人读之,咄咄乎怪事矣!”而清代著名诗论家王夫之,也对这一联评价极高:“颔联一空万古。

的确,这一联将动静相结合,无边的垂星与静谧的平野,皎皎明月与奔腾的大江,为我们形象表现了黑夜中阔大无垠的平野和涌动不息的江流,景如是,情亦然,其境界与情怀,尽显其中。

如果说前两联,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衬托诗人内心孤寂、苦闷的感受,那么后两句,诗人的悲痛,便再也隐藏不住,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境界!

杜甫说,“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些许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好呢?做官,倒是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吧!这其实是反话,也是全诗感情的激发处,是诗人直抒胸臆,对自己人生际遇不平的呐喊。

杜甫一直都有远大志向,可是却长期被压制而不能施展,杜甫因为文章而闻名天下,这并不是他想要的,而辞官也并非因为老、病,而是因为遭到了排挤和打击,这才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最后两句,杜甫采用了比喻的写法:“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关于沙鸥的意象,并非只有这一处,他曾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过“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的诗句,表明自己高洁、坚毅的性格和情操。到了这里,杜甫的感情,却大有不同,沙鸥飘零无依,辗转于江湖之中,正如诗人。与天地相比,沙鸥是如此渺小,亦如诗人。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杜甫这首佳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是唐代律诗中的上上佳作,内容上,反映了诗人报国无门、漂泊孤零的愤慨和悲苦;手法上,情景交融、虚实结合,采用比喻、对比、反衬等多种方法,达到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统一,从而交汇成了绝佳的艺术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