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

趙孟在《閣帖跋》中寫道:“渡江後,右將軍王羲之總百家之功,極衆體之妙,傳子獻之,超軼特甚,故歷代稱善書者必以王氏父子爲舉首。”充分肯定了王氏父子在書法史上的獨特地位,旗幟鮮明地提出“書法復古”就要向二王學習。

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至大三年,在奔赴大都的路上,趙孟喜獲獨孤長老所贈《定武蘭亭帖》,這一收穫促使他先後題跋十三次,集中闡釋以晉爲法的“書法復古”主張。這十三跋代表着趙孟仕元以來,在南北文化磨合與溝通中,對元代書法觀念的深度反思。

“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語出趙孟《蘭亭十三跋》第七跋。

這十三段跋語大多數是圍繞定武本蘭亭的鑑賞辨僞,以及臨習《蘭亭序》的心得體會。其中,第六跋、第七跋、第十跋均爲由此生髮出的書學理論,是研究趙孟書學思想的重要依據。我們要弄懂“用筆千古不易”的真實含義,不能斷章取義,而要結合上下文去細細分析,現將三跋摘錄於下:

《蘭亭十三跋》第六跋:

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爲有益。右軍書蘭亭,是已退筆因其勢而用之,無不如志,茲其所以神也。

在這裏,趙孟提出了一個學習書法的重要方法,即古人“用筆之意”可通過“玩味法帖”而“悉知”。如果能夠參悟古人用筆之意,即掌握古人如何駕馭結字、筆畫的書寫意圖,那麼纔是真正地領悟了書法創作的真諦。

趙孟“玩味”《定武蘭亭序》得出什麼結論呢?他認爲右軍寫《蘭亭序》是用“退筆”(鋒穎褪盡的禿筆),就着這支禿筆,充分發揮其性能,筆遂人願,使轉如意,所以作品寫就後神采奕奕。在這段跋語裏,他彷彿還原了右軍創作蘭亭的整個場景和過程。

《蘭亭十三跋》第七跋:

書法以用筆爲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爲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這段材料裏,趙孟重點論述了“結字”與“用筆”的關係。“結字”固然很重要,但是“結字”經常變化,而“用筆千古不易”,所以“用筆”比“結字”更重要。

接着,趙孟通過一正一反兩個例子來支撐自己的觀點。王右軍的“字勢”(結字)雖然變了,但“出於天然(存乎其人)”的“雄秀之氣”俱在,所以“古今以爲師法”。相反的,距離東晉不遠的齊梁間書家們,“結字”雖古,但缺乏“存乎其人”的“俊氣”。

這段跋語裏,趙孟將王右軍和齊梁間書家進行比較,和前述宋高宗在《翰墨 志》中的論述(鏈接)有異曲同工之妙。宋高宗指出南宋書壇喜學米芾的書家,結字雖然看上去“高步闊視,氣韻軒昂”,不過僅是學了米字的外貌,但是並沒有學到米字“本六朝妙處醞釀”的神髓。

在這兩個例子裏雖然沒有提到“用筆”,但是簡單的邏輯推理將如何理解“用筆”的方向指向了“雄秀之氣”“俊氣”“風骨超逸”等。崔樹強教授在專著《氣的思想與中國書法》裏有過非常詳盡的論述。

《蘭亭十三跋》第十跋:

東坡詩云:“天下幾人學杜甫,誰得其皮與其骨?”學蘭亭者亦然。黃太史亦云:“世人但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此意非學書者不知也。

在這裏,趙孟引用了蘇東坡和黃山谷的兩句詩,認爲學杜詩和學書法一樣,學到“皮”和“面”很容易,但是要換掉“凡骨”則很難,除非拿到了“金丹”。

這段跋語中趙孟的書學思想和第七跋是一脈相承的,仍然是在論述“結字”和“用筆”的關係。“結字”(“皮”和“面”)要學到手比較容易,“用筆”(“骨”)要學到手則很難。在這裏,理解“用筆”的方向又指向了“骨力”,和第七跋“風骨超逸”等隱隱又有 暗合之處。

這三段跋語都是趙孟“復古”書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王右軍和齊梁間書家的對比,以及引用蘇、黃詩句等,反覆論述“結字”和“用筆”的關係,提出了“用筆千古不易”的重要觀點,進一步強調學習王羲之書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