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半,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一场视频会议正在召开。金属框眼镜下,66岁的林珲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和团队正在绘制“活”的疫情防控动态地图。

什么是“活地图”?借助地理信息科学空间分析与模拟技术,不仅可以锁定患者的地理位置,还可获取患者的活动轨迹并预测未来疫情传播情景……“地图”为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提供了决策依据。作为国际著名的地理学家、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林珲和地图打了40多年的交道。从青丝到白发,从笔尖描绘地图到卫星遥感地图影像,从求学美国、执教香港到回归家乡……林珲说,他的青春就是写在一幅幅地图上。

时光回转。1986年,林珲来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彼时,他是布法罗大学地理学系唯一的中国大陆学生。一次偶然聊天,学校一位美国教授说道:“地理信息系统这个学术圈,只有北美、部分欧洲和澳大利亚。”林珲被这句话深深影响,决心创立属于中国人的地理信息学术组织,1992年林珲教授与伙伴们发起成立了全球华人第一个地理信息领域的专业协会——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近30年来致力于推动海外华人与中国内地的科研合作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如今,从这个协会里走出了许多中国科学院与其它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1993年,香港即将回归祖国,初到香港中文大学任职的林珲建立了CPGIS香港联络处。面对办公室墙上挂起的中国地图,林珲思考着海峡两岸四地的地理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模式。

基于此,林珲组织了首次海峡两岸远程教育课程,由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的11位知名学者教课,而这也是全球华人开展的第一次远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1998年以来,他每年都和海峡两岸的朋友们共同组织“海峡两岸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论坛”,推动两岸四地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交流与应用示范。

实际上,为了推动港澳台与大陆的学术融合,林珲做的远不止于此。跨地区、跨学科,科技的交流更促进了人才的互动、区域的融合。

脚蹬黑筒靴,手拿探测仪,身穿下水服……在海南,林珲教授的博士生张鸿生正在测量红树林下的植物群落信息。“运用多源遥感监测技术,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了解红树林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环境,鉴别红树林的本地物种和外来物种。”张鸿生口中的遥感监测技术,是林珲团队研发出的一款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在我国南方红树林监测应用广泛。

政府使用地图的水平也反映了它的现代化管理水准,精细化管理需要地图。“这些是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的区域。”马培峰指着地图上的红点解释道。预警地质灾害,测量地面沉降,判断基础设施安全……这些年,林珲和他的团队,带着雷达遥感图像监测系统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建设、广东地质监测、青藏铁路沿线冻土研究……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

在学生的心目中,林珲教授的授业方式也十分“活”。从教28年来,林珲教授培养了50余名博士生与近50名博士后研究员。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动态的关注以及人文情怀。

有一次,博士生张帆和林珲闲聊时,谈及地理环境与个人感知的关系,“学问不能只在论文上,要从社会需求和人文关怀出发,把握高端科技在国民经济重大发展中的落脚点。”这句话,林珲不仅讲给张帆听,更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受林珲教授的启发,博士生张帆也将研究方向定位虚拟地理环境与社会感知。这一研究方向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类似的故事并不少,而这种对于社会发展的使命感,也影响着他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来。

2019年,林珲选择回到家乡江西。实际上,在正式回到江西师大就职前的20年间,林珲一直在参与家乡的建设工作。他回乡执教也是对出身江西萍乡的恩师陈述彭院士的承诺。陈院士在林珲出国留学之前殷殷嘱托:“江西的发展离不开对鄱阳湖的研究,离不开地理信息科学的支持!”20年间,在机构和学科建设方面,林珲不仅担任江西三江湖综合治理办公室的顾问,且亲手推动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和流域教育部实验室的落地,在江西师大建立地理学科一级博士点……

说起未来的规划,林珲早已胸有宏图:在围绕鄱阳湖做好本地特色研究的基础上,最为紧要的是提升研究的国际化水平。2019年下半年,林珲为江西师大引进外籍教授、接收留学生,推动国际期刊《计算城市科学》落户江西师大,同时主持建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南昌分中心。而在跨学科层面,建议成立地理学部和大数据科学与空间计算研究所,将与地理学科研究相关的计算机、历史、城市建筑 等其他学科通过学部方式整合起来从而做强做大。

做了四十年地图的林珲如今多了一个新身份——江西省科普大使,他在江西省地图上标出了他的新目标:走遍江西100个县市区的100所重点中学,向更多的中学生科普地理信息科学。“我们中国人讲究做人做事要及时、到位。而现代地图就是能够把时间和空间完美地集成一体作为载体记录表达和分析的平台……”

走出江西师大附中科普讲座礼堂,林珲步履坚定。未来,他的人生要继续刻画在地图上。

审签:郑少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