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两会期间,中心城市都是热门话题,徐州、沈阳、汕头等地都表示要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共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武汉、郑州、西安、天津。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十个二线都在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一般来说,要想成为中心城市,需要满足中心区位、经济优势、城市群优势这三大条件。好处则是能提升城市能力,获得国家战略更大的权重,城市发展的速度如虎添翼。因此,即便条件再苛刻,众多城市也依旧选择加入角逐。

作为一座三线城市,短时间内九江想成为中心城市显然不大可能,南昌虽有心竞争这一头衔,但“参赛选手”个个实力不凡,难度较大。自己无法成为中心城市,又不能背靠中心城市发展,未来九江的发展方向,恐怕还得落到江西与周边其他中心城市之间交流上。

图源自网络

江西是中部六省中唯一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相邻的省份,约七成项目资金都来自这些区域。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级城市群。作为大湾区北上内陆地区的枢纽,如何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联系,成为全省的重要工作。此外,赣北区域地处长江中下游,顺江而下可快速达到长三角的“龙头”——上海,并自西向东贯穿这个国内最大城市群。

而九江,在全省对接全国两大城市群中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源自网络

首先,九江港是长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也是全省唯一通江达海的外贸港口城市,更是联结全省与长江开发带和沿海开放带的“北大门”。据统计。2019年九江水运旅客运输量、货物周转量增长率均超过10%。

其次,九江的铁路交通也很强大。在中国高速“八纵八横”铁路网络规划中,九江坐拥两条通道,其地位不亚于省会城市。据统计。2019年九江铁路旅客运输量1484万人,增长8.7%。

将长江水运和高速铁路无缝连接后,所产生的效益将十分可观,既降低了成本,又不缺乏速度。目前,九江已利用水铁联运的交通优势吸引了多个重大项目,发展出不少新产业。

图源自网络

也许,有人会问:九江为何不依靠更近的武汉?

作为中心城市之一,武汉这些年来的表现有目共睹,甚至在二线城市里都能位居前三。但紧紧围绕在武汉这个大城市周边,希望能随同武汉一同发展的周边城市,情况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如黄冈、咸宁、孝感等市的GDP,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武汉城市群太“年轻”了,发展时间太短了,集聚现象大于扩散现象。

因此,无论是江西还是九江,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是倾向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经济区,加深两者之间的联系以获得更多的利好。尤其是目前九江的千万客运量,当城市足够吸引人时,千分之一的人选择停留,就是一万人,百分之一的人选择驻留,就是十万人。长此以往下去,能够给九江的发展注入多大的新动力?

图源自网络

随着全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不少城市若还想像前几年那样快速革新城镇面貌,显得有些困难,再加上人口加速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如何在未来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脱颖而出,成为众多“野心勃勃”城市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

江西在中部省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九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何将这些优势转换为动力,是九江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许多城市的发展,都是从人流量开始的。一开始大家都只是过客,匆匆而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被沿路的景色吸引,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有些人则喜欢上这里,就此安家。

凭借卓越的地理优势,九江已进入高投资密度时代。据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九江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1.42亿元,同比增长5.5%。

一串串数字增长的背后,就是越来越多的规划项目。

数据来源:九江统计局

3月5日,九江首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柴桑区总投资35.5亿元!

4月14日,总投资35亿元,打造成中国首个文化教育娱乐儿童主题IP室内乐园综合体,落户浔阳区。

4月18日,八里湖新区总投资达36亿三个重大项目签约,分别是投资30亿元的仁和八里湖国际康养谷项目,投资3亿元的民族商会大厦项目,以及投资3亿元的酒业大厦项目。

5月9日,投资25亿元的五金科技产业园项目和投资约3亿元的汽车智能循环利用项目,签约落户经济开发区……

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发展势头,千万级别的人流,外加的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经济区两大经济带,如此众多的红利汇聚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效应?小万万分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