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刺蝟公社編輯部

來源: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

這可能是個無限循環的未知命題。

巨頭的每一次動作,不管真假,都會讓輿論的海洋爲之翻湧。 6月15日,路透社報道稱騰訊欲取代百度控股愛奇藝,在長視頻領域“一家獨大”。6月17日,又有消息稱鬥魚虎牙、企鵝電競合併在即,騰訊將一統“遊戲直播領域”的江湖。 

加上騰訊在社交、遊戲、網文等領域不可小覷的實力,一時間,騰訊是否重新拾起雄心,統合互聯網內容江山,引發猜測。 

“這個話題並不是第一次被提起。騰訊做到‘一家獨大’有資金有實力,也順理成章。但是否能整合成功,實際操作並不容易。”前百度副總裁、現霞飛資本創始人陸復斌在接受刺蝟公社採訪時說。

也有業內人士提醒,先別想太多,對於市場上的消息要謹慎。對於騰訊控股愛奇藝,還要以官方說法爲準,不能聽風就是雨。 不管如何,騰訊近年在內容行業的合併整合由來有自。就算那一天真來,也並不意外。

虎牙、鬥魚、企鵝電競的 “三合一”  

36氪前日報道稱,虎牙將於今年暑期檔(7月至9月)密集上線50多檔娛樂節目,分別將在虎牙星秀、二次元、一起看、美式、音樂等頻道推出,其中至少有10檔節目的製作費用在百萬級別以上。而以往虎牙在一個月裏推出娛樂節目的頻率通常在4、5檔左右。 

對於此消息,虎牙給予了否認。 外界議論,虎牙此舉是在想方設法拉高各項數據,以爭奪合併後更大的優勢。在過去一段時間,虎牙與鬥魚仍然互相膠着,但在一些領域,鬥魚明顯加快了腳步,拉開了與虎牙的差距。


虎牙、鬥魚和企鵝電競的“三合一”在業內討論許久,之所以還沒有實質的推動,原因被認爲在於騰訊還不完全掌握虎牙。直至今年4月,一件事釋放了三合一能向前推進的信號。

4月3日,騰訊通過全資子公司購買虎牙約1652.38萬股B類普通股後,其投票權提高到50.1%,正式成爲虎牙最大的股東。之後,騰訊審計團隊也於4月底入駐虎牙。掌握虎牙後,騰訊想推動三合一的難度下降。 分析人士認爲,對身爲行業巨頭的騰訊來說,推動三者合併有兩方面的考量。 

一是應對新晉玩家的加入。 2019年7月,快手遊戲直播對外公佈了3500萬的日活數據,這比同時期鬥魚虎牙兩者日活之和還要多。 

同年12月,B站又斥巨資拍賣到了英雄聯盟S10總決賽的獨家轉播權。有業內人士向刺蝟公社透露,“雖然B站直播可能喫不下這塊‘肥肉’,但對這一結果,騰訊似乎並不滿意。” 第二是爲了和字節跳動的遊戲發行體系相抗衡。 

遊戲直播一直是遊戲發行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坐擁鬥魚和虎牙的騰訊,在這一環節中擁有最大的話語權。可近幾年,背靠抖音巨大流量池的字節跳動高調入局發行環節,捧出了《消滅病毒》在內的多款休閒遊戲,騰訊對此很警惕。

這些都構成了騰訊推動三合一的理由。


繼續思考,如果騰訊整合成功,鬥魚和虎牙,乃至企鵝電競之間,誰該做老大,又該如何進行利益格局的分配呢? 

業內人士認爲,虎牙和鬥魚兩者的競爭走向,極可能變爲騰訊體系內部的“田忌賽馬”。 

在以BAT爲代表的互聯網大廠中,普遍存在着一種“內部賽馬”體制。即把產品當作競技場,公司會面向同一受衆羣體,上線功能和定位都比較類似的多款產品。哪款產品跑得快,企業內部的資源就會向其傾斜,這個產品此後也會步入“強者愈強”的良性循環中。 

在騰訊企業內部,“產品賽馬”也很常見,從《王者榮耀》和《全民超神》的競爭中便可見一斑。賽馬的最終結果,是強者生存,弱者淘汰。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聲音。 前百度副總裁、現霞飛資本創始人陸復斌就認爲,騰訊入股並保持三家業務獨立的可能性很小,而業務能力的高低也並非是評判合併後“誰成爲控權方”唯一的標準。 

相反,他認爲“親兒子只有一個” 。雖然企鵝電競與鬥魚、虎牙之間,無論從用戶體量還是業務發展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異,短時間內並無法與之抗衡,但這並不妨礙其在騰訊體系內的發展優先級別。 

“畢竟在做行業整合的時候,面對的風險非常大。如何去規避這些風險,作爲企業,可能並不是選擇能力強的一方,而是會傾向於更符合公司戰略思維的一方。” 陸復斌說。

騰訊能否一統長視頻領域的江湖? 

眼下的長視頻領域,也是一個關於“行業整合”的故事。 

6月16日,路透社報道,騰訊已經與擁有56.2%愛奇藝股權的百度進行接洽,有意替代百度控股愛奇藝。此消息傳出後,愛奇藝美股股價瘋漲25.85%,直逼歷史最高價。 

面對多家媒體的求證,騰訊、愛奇藝、百度三方均表示“不予置評”。在百度App上實名認證爲“百度公關總監”的郭鋒回應:“大家別亂猜了。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的發展。”

對於這個消息,陸復斌始終保持謹慎。

“我個人就不相信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因爲有太多漏洞了。” 陸復斌認爲,長視頻領域的激烈競爭並非一兩日之久,而是持續了數年的版權大戰。愛優騰PK了這麼多年,任何一方都絕無理由拱手讓出自己的位置,由他人做“老大”。即便愛奇藝作爲一家上市公司連年虧損、入不敷出,也不代表它就一定要“繳械投降”。 

“另外,不只是騰訊有錢,市場上也有足夠多的錢,尤其是過去這些年,整體而言可投的好項目並不多,像愛奇藝這樣的優質項目,很多人都追在後面投資。” 的確,據愛奇藝6月19日發佈的公告顯示,投資機構摩根士丹利已於6月11日入股愛奇藝,持有其A類股比例達到5.7%。 

陸復斌說,百度賬上有1000多億,資金充足。就算愛奇藝製作成本確實高,但是它有價值,沒有理由輕易放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點也令陸復斌疑問。 

“騰訊要整合,到底在整合什麼呢?長視頻領域就是內容爲王,目前的情況就是愛奇藝今天有這個劇,明天優酷有那個劇,後天騰訊視頻又出來一個劇。我理解大多數用戶都是裝了幾個客戶端,哪邊有爆款就跑去哪裏。當三家的用戶重疊性較高時,最有價值的其實是愛奇藝的內容生產團隊。騰訊如果能把這些人挖過來,要比買下愛奇藝這個公司划算太多了。” 

陸復斌還認爲,騰訊視頻雖然位列三巨頭,但對騰訊來說,長視頻產品只是其內容生態戰略中的一環。 

與愛奇藝和優酷相比,騰訊視頻的發力點並不在於打造內容爆款上,而是通過購買熱門賽事比如NBA的版權,將用戶吸引到騰訊的內容生態圈中,增加用戶的粘性,從而實現平臺廣告變現。

“所以,從騰訊企業的戰略佈局看,其買下愛奇藝的動機並不明顯。”

不管消息真假,市場對騰訊控股愛奇藝是頗爲興奮的。

但興奮過後,過去的歷史也在冷靜訴說:從長視頻平臺的“聯姻史”來看,“一加一”不一定就有“大於二”的效果。 

對優酷合併土豆的案例,很多人仍記憶猶新。2005年成立的土豆網原本是全球最早的在線視頻網站,卻因在早期版權大戰中缺少資金鍊,且錯過了最佳上市時機,從而輸給了當時市值超過30億美元的優酷,並於2012年被後者併購。 

那時,優酷的市場份額佔到25%,土豆有24%,合併後佔了接近50%的市場份額。但長視頻行業“老大老二”的強強聯合,並沒有就此造成“一家獨大”,反而被後來者反超。 

2013年開始,愛奇藝憑藉購進大量熱播韓劇,如《來自星星的你》,騰訊視頻以引進《權力的遊戲》在內的爆款美劇,輕而易舉地實現了與優酷土豆三分天下的格局。 

近年,土豆被“戰略性邊緣化”。而轉投到阿里旗下的優酷,也沒有保住長視頻領域的龍頭地位。可見,就算騰訊要控股愛奇藝,是否就能如願以償,掌握市場絕對優勢,也不是絕對的。

互聯網內容領域的“整合操盤手”

近年,騰訊對各賽道的投資都十分積極,成爲無可厚非的“互聯網整合操盤手”。尤其在各個內容垂直賽道,都有其或濃或淡的“筆觸”。

騰訊在互聯網內容行業的部分產品分佈圖 對於騰訊的投資風格,有人評價,騰訊的投資風格,是佛系開始,強勢收場。對待被收購的業務,騰訊總是會給予一段“放養期”,與阿里“中央集權式”整合方式不同,它的管理方式相對比較佛系。

然而當業務逐漸步入發展瓶頸期時,騰訊又會從“佛系戰略投資者”的角色轉變爲“強勢的行業整合者”。

騰訊在網文領域的投資就極具代表性。

由吳文輝和朋友們一手創辦、成立於2002年的起點中文網,歷經早期發展後成爲盛大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並在吳文輝於2013年出任騰訊文學CEO後,被騰訊以7.3億美元的高價成功收購,前者在鼎盛時期佔據了網文行業72%的市場份額。 

騰訊在收購盛大後的第二年,正式成立了閱文集團,並由其統一管理和運營旗下的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小說閱讀網、瀟湘書院等網文平臺。 

時至今日,隨着內容領域IP文化的興起,網文IP的影視劇化改編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而成熟的產業鏈,背靠騰訊的閱文集團藉助其資金和流量優勢,加之自身在內容上的強大儲備,逐漸打通了網文IP行業的上下游。 

2018年,閱文集團以155億天價收購了新麗傳媒。從此,上游的網文IP內容與下游的影視劇製作打通,全程輔以騰訊系產品的流量渠道,網文行業逐漸發展成“牽扯幾千億的市場”。 

不過,當免費閱讀在網文市場興起、閱文集團的付費業務逐漸下滑後,騰訊決定接管閱文集團,原來伴隨閱文集團起家的原管理層集體調整。 互聯網音頻領域,也上演着同樣的劇情。 

QQ音樂早期通過與CMC公司(酷狗、酷我音樂的母公司)的合併,實現其在行業內的快速崛起。自此,在線音頻領域由“分裂割據時代”走向“大一統”,合併後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於2018年12月登陸紐交所成功上市。 

“這是騰訊一貫的打法。當酷狗和酷我音樂經過多年的發展,合併了很多小型音樂公司之後,騰訊出面再把它們全部整合。”陸復斌說,同樣的整合方法,正被騰訊複製到多個內容領域中。 

作爲行業整合的操盤手,騰訊此時的目光正看向處於競爭膠着狀態的虎牙和鬥魚,“三合一”可能是遊戲直播領域最終的結局。 

不過,即便擁有着行業內頂尖的資本、流量、人才,騰訊在互聯網內容領域仍有其無法掩飾的“短板”。 

這塊“短板”就是短視頻。 早在2013年,騰訊便推出了短視頻產品微視,但沒過多久該產品便被“擱淺”,並在2017年3月正式關閉。當時,抖音還是一款日活不到百萬的產品。那時沒人能想到,從2018年3月開始,這款憑藉着“算法+短視頻+社交”的產品以爆炸式的速度風靡全國。 

等騰訊意識到短視頻崛起、想要入局時,抖音已搖身一變成爲日活上億的成熟產品,短視頻的初期發展風口已過,騰訊只能“一步差、步步差”。 

無論是近幾年“死而復生”的微視,還是2020年6月正式全量上線的“視頻號”,目前來看,都還不足以幫助騰訊在短視頻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正因爲騰訊在短視頻領域顯得力不從心,行業內人士將它對虎牙、鬥魚和企鵝電競的“三合一”策略,和傳聞中意圖代替百度控股愛奇藝的計劃,解讀爲先打容易打的戰,再啃硬骨頭。也有聲音認爲是爲了抗衡快手在遊戲直播、B站在視頻領域的崛起。 

不過, 陸復斌認爲,這種解讀有些片面。 “B站雖然最近發展得勢頭很猛,但是它量級太小了。而騰訊在快手的持股已超過20%,相當於半個親兒子,跟京東和拼多多的地位差不多。” 

陸復斌認爲,騰訊企業的戰略目標從來不是某一個具體的產品,而是從宏觀角度出發的“行業整合”,以助力騰訊成爲多個賽道的“霸主”。 

不過,就算騰訊在各個賽道做的再大,也不代表寸草不生。 “當一個平臺做得很大的時候,就很難面面俱到,這時更加細分的垂直領域就開始誕生。”

陸復斌說,即便騰訊有“一家獨大”的野心,垂直領域的新玩家也將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 然而,新誕生的垂直細分領域是否終將面臨被“整合”的結局呢? 這可能是個無限循環的未知命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