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4次發射100%成功,金牌火箭助力北斗完成全球組網 )

隨着一聲巨響,託舉着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騰空而起,二十多分鐘後,火箭將成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完成了北斗導航工程的全部發射任務,標誌着北斗導航工程具備向全球開通導航服務的能力。

由中國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是我國目前高軌道上發射次數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火箭系列,有“金牌火箭”的美譽。自2000年10月31日,長三甲系列火箭發射我國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算起,至今共進行了44次發射,將59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護送升空,發射成功率100%。

準備發射的長征三號乙火箭

火箭吊裝

自主創新:讓火箭飛得更遠

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由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簡稱長三甲、長三乙、長三丙火箭)三種大型低溫液體運載火箭組成。

作爲全球唯一由3種軌道衛星構成的導航系統,北斗導航衛星對執行其發射任務的火箭要求非常高。適應能力強、服務軌道面多的特點使長三甲系列火箭脫穎而出。

“長三甲系列火箭的創新與北斗導航系統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研製團隊爲了滿足北斗組網的不同階段要求,開展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工作,以期更好地完成好北斗導航工程的發射任務。”姜傑說。

據姜傑回憶,當年長三甲系列火箭接到北斗發射任務的時候,僅具備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爲滿足北斗建設需求,研製團隊開展了以北斗導航工程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中圓軌道等軌道設計技術爲代表的攻關研製,用東南射向進行軌道設計,同時滿足了工程對火箭運載能力和衛星軌道部署的雙向需求。

“隨着北斗導航系統的不斷發展,長三甲系列火箭創新使用了兼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三模接收機。”姜傑說,所謂的“三模”指的是北斗、GPS和格洛納斯三種導航模式。三種模式將相互補充,提高火箭飛行入軌精度,降低衛星推進劑的消耗。

“自主創新是決定航天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根本出路。在以北斗導航工程爲代表的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牽引下,火箭研製團隊將自主創新作爲重要抓手,解決了一系列複雜的工程技術問題。同時通過自主創新,既鍛鍊了團隊意志,又培養了人才,有效促進了航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航天強國建設堅實的基礎。”火箭院黨委書記李明華說。

創新模式:讓火箭飛得更穩

據火箭院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總指揮岑拯介紹,研製隊伍爲適應高密度發射北斗導航衛星,形成了一套適應組批生產,高密度發射的研製生產管理模式,來滿足了北斗導航工程的需求和火箭發展需求。

過去火箭的生產需要單件定製,根據任務的需求,每次任務研製一發火箭。按照北斗導航工程的發射要求,火箭的生產能力不能滿足高密度任務的需求,因此,研製隊伍提出了組批生產這種滿足高密度發射任務的生產模式,就是通過模塊化、通用化、去任務化的方式來設計生產火箭。

“在‘去任務化’設計生產中,我們將火箭研製分成兩部分,像衛星支架、整流罩和飛行軟件部分,都與衛星有關聯,所以要根據任務來定製。但是其他箭上產品的技術狀態是一樣的,可以提前在流水線上進行批量化生產,大大提高了火箭的生產效率,也提升了火箭對任務的適應性。”岑拯解釋道。

岑拯介紹,自2017年底開始,北斗全球組網進入“快車道”,尤其是在2018年7月10日至2018年11月19日的133天中,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7次發射,成功將12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軌道。“平均一次火箭發射僅間隔19天,創造了北斗組網高密度發射紀錄。”岑拯說

除了“去任務化”,研製團隊在技術狀態管理和風險管控上也在不斷提高標準,確保任務成功。在技術狀態管理方面,研製團隊將之歸納爲不變量管理、變化部分管理,根據每一次任務,強化對產品生產、裝配、測試的量化控制,優化過程量化控制、質量量化控制。在風險分析與風險管控方面,研製團隊建立了形成了一套適應高密度任務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體系化、精細化的管理,保證長三甲系列火箭處於高可靠、高質量的水平,保證北斗導航工程快速組網成功。

“在未來幾年,隨着新一代運載火箭任務量的增加,火箭產能將成爲關注焦點,爲確保後續任務的正常開展,火箭院提前策劃了運載火箭‘新百發工程’跨代組批投產工作。”火箭院院長王小軍說。

多種措施:保證發射成功率100%?

在技術層面,控制系統設計尤爲重要。爲適應任務需求,我們對控制系統進行了冗餘改進,顯著提高了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和任務適應性。從2000年長三甲火箭開始速率陀螺冗餘,經過10餘年的發展,火箭實現了雙慣組冗餘+衛星導航複合制導,控制系統的任務適應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在管理層面,面對空前高密度發射挑戰和人員設備緊張的局面,我們在中國首次開展了組批生產和使用雙工位交叉並行綜合試驗、總裝和出廠測試,首次實現了一支隊伍在發射場同時開展兩發火箭的測試發射工作。

長三甲系列火箭技術起點就非常高,設計方案始終貫徹了“系列化、組合化、通用化”的“三化”設計思想,長三甲、長三乙、長三丙作爲一組系列火箭進行模塊化、組合化與整體化優化設計,確定了以長三甲火箭爲基本型的發展模式。此前火箭從立項到出場再發射,都是採用“定製化”方式,一枚火箭固定對應一顆衛星,爲了讓火箭研製不被任務掣肘,我們對火箭進行了去任務化,這意味着單級火箭、單發火箭完成總裝後,可以靈活調整其承擔的發射任務,只要衛星和火箭接口保持一致,針對具體任務只要調整軟件即可,質量管控更容易。

在廠房的長征三號乙火箭

在廠房測試的長征三號乙火箭

航天精神:支撐航天發展新高度

長三甲系列火箭作爲北斗導航工程建設的唯一“專車”,在研製過程中既要穩定技術狀態,控制更改的影響範圍,又要不斷創新改進,提高火箭的適應力和可靠性,這一度被認爲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挑戰。

已經46歲的胡煒是一名航天“老兵”,他至今依然清晰的記得一位前輩的教誨:當每天所做的工作,你感覺陌生、費解、不懂,要去問別人、請教別人,這並不可怕,這說明你在進步;但當你每天干的工作都很熟悉,閉着眼睛都知道怎麼幹,這時候就要警惕,因爲你很可能是在原地踏步。

爲了兼得“魚與熊掌”,他帶領當時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總體設計團隊,僅用幾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以多窗口發射技術和複合制導技術爲代表的多項技術攻關,攻克了低溫火箭運載能力提升,低溫加註後長時間停放等研製難題。看到長三甲系列創下北斗發射100%成功的佳績時,胡煒說,“要永遠保持年輕的心態、創新的勇氣和衝動!”

在火箭成功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航天人默默執守在航天事業的崗位上,沒有驚世之舉,沒有榮譽等身。

陳燕光,曾任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總體網和動力測控系統主任設計師,2012年7月因病去世,享年54歲。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裏,他最放不下的還是工作,2012年7月5日一早,他的一位同事們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改造電纜生產進度怎麼樣了?”同事十分驚喜,看來陳燕光的手術很成功,他又能關心工程進度了。

“今天中午不回家喫飯,會議管飯。”2012年7月5日中午,妻子收到了陳燕光發來的這樣一條短信。妻子很疑惑:剛做完腦瘤手術的他怎麼會去開會了呢?

讓陳燕光的同事和家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兩條短信,是他生前發出的最後兩條短信。

後來,陳燕光的主治醫生解開了疑團:由於病患影響神經,經常會出現一些幻覺,一般病人會在幻覺中“回到”自己最放不下的“時刻”或者最關注的事情上。陳燕光最後兩條短信中的內容,正是他最放不下的事情。他所說的改造電纜生產進度,就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總體網與動力測控系統研製工作。

陳燕光離去的第二年,長征三號乙火箭託舉着第14顆、15顆北斗導航衛星騰空而起,發射圓滿成功,他和同事負責的火箭總體網與動力測控系統得到驗證。這項工作填補了我國運載火箭動力系統遠距離測試發控模式的空白。發射效果,正如他曾無數次想象的那麼好。

“建設航天強國,需要勇攀高峯的科學追求,需要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十幾年如一日,以赤誠赴使命,用熱血寫忠誠,他們用成功踐行了航天報國的初心和使命,譜寫了航天強國建設的新篇章。”火箭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說。

星空是人類心之所往的地方,火箭是實現夢想的天梯。長三甲系列火箭必將爲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夢想,提供更堅實的基礎。

高仰止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